比亚迪发布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驾系统,传统汽车定价体系还能撑多久?燃油车的诺基亚时刻到了,比亚迪又将科技平权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帮消费者攻下一城。良技共享,普惠无界。 2月10日,王总在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表示,比亚迪将全系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开启“全民智驾时代”。 20万元以上、15万元至20万元、10万元至15万元级别的车型将全系标配“天神之眼”。10万元以下的车型多数将搭载“天神之眼”,包括海鸥、海豹05DM-i和第二代秦PLUS DM-i。未来2-3年,智驾将成为必不可少的配置,没有安全智驾的车,将成为少数派。 这就是科技平权,“技术不应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应是全人类的基本权利。”无数西方大佬都层说过和倡议过。梅琳达·盖茨说,“如果科技只服务于最富有的10%,那它不配被称为创新。”扎克伯格说,“一个孩子能否上网,不应取决于他出生在硅谷还是撒哈拉。”…… 关于智驾,何小鹏曾说过:智驾是基础能力,不是增值服务。不论是高等级 AEB,还是端到端自动驾驶,未来会成为汽车标配。这与传统汽车选配 逻辑不同,它更像智能手机——某些功能(如摄像头、指纹识别)从高端配置逐渐变为全系标配。 现在,是检验他们技术平权成色的时候了,希望他们不要稳如老狗。毕竟老狗如果一动不动,很可能会变成死狗,因为市场从不惯老狗。 不夸张的说,比亚迪全系搭配智驾,将人类社会拖入全民智驾时代,算得上汽车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以后,没有搭载智驾的汽车就是落后产品,谁还想以智驾为卖点收智商税,就是耍流氓。消费者将用脚投票,将它踹出汽车市场。 这事有点类似于DeepSeek开源,直接把人工智能干成白菜价,砸烂了美国用算法和算力所堆砌的AI护城河,直接干翻了美国所制定的AI商业逻辑,挤爆了美国AI泡沫,让全世界都拥有了AI发展权。 连印度这种早先连AI门槛都摸不到的国家,都开始嚷嚷“印度人工智能使命”了,甚至和法国一起合办了巴黎AI行动峰会,宣称要与全球最佳人工智能模式相抗衡。只能说他高兴就好! 最近10年,中国汽车异军突起,一举击穿了美西方用几十上百年所建立的护城河。比亚迪大幅度提升汽车性价比,把豪车与合资车拉下神坛。华为则将智驾大规模应用,树立了中国汽车智驾品牌。 现在,比亚迪再把智驾推广到全系,再叠加小鹏、小米和理想等国产品牌助力,中国汽车品牌正在重新定义汽车,开创全新的人类汽车史。这几年,因为比亚迪更新迭代太快,搞得老车主们时不时被背刺一下,堪称两肋插刀。 其实,更痛苦的是欧美日韩传统汽车厂商,它们甚至还没把混动整明白,还在吹嘘真皮沙发玩选配时,中国汽车已经卷到全系标配智驾了。这不叫两肋插刀,这是胸口插刀。 比亚迪的技术迭代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但也能理解。要知道比亚迪有90多万员工,仅研发人员就有近11万人。其研发可以覆盖汽车领域各条赛道,可在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等任何细分赛道上玩人海战术,万众如潮,千军竞技。 这事有点像华为,研发人员高达11万多人。所以,华为能以一己之力硬扛谷歌、微软、苹果、高通、英特尔、IBM和英伟达等美企攻击,跟它们在通信设备、手机、芯片、汽车、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各条战线上打得有来有往。 我们近几十年发展又何尝不是这样,组织数以千万计的工程师,数以亿计的蓝领工人,在各条战线上与世界工业强国全面对抗。跟美国打互联网、打电动汽车、打航空航天,跟欧洲打光伏、打高铁、打机械,跟日韩打造船、打电子产业……投鞭断流,旌旗蔽空。 其实,我们也不想这么累,我们也想跟美西方合作,希望他们把产品卖便宜点。但他们垄断上瘾,非要敲骨吸髓。既然他们不想体面,那我们就只能帮他们体面,把工业明珠一律干成白菜价。 盾构机进口3亿元/台,国产后5000万元/台;挖泥船进口8亿元/艘,国产后2亿元/艘;平衡车进口8万元/台,国产后2000元/台;平板电视进口2万人民币/台,国产后2000元/台;心脏支架进口2万元/个,国产后700 元/个…… 汽车行业更是如此,各种直接和变相加价,花样百出,吃相极为难看。智驾单独购买、加价才装360、付费解锁后轮转向、VIP订阅座椅加热……二三十万的车不仅没智驾,连自适应巡航和自动泊车都没有。工巧当飨万姓,精术岂可独私? 其实,这事的本质并非钱的问题,而是立场问题,是想不想让大伙过上美好生活的问题。有些人老说中国是发达国家粉碎机,其实,中国和它们压根就不在一个维度上,为啥? 因为我们奉行的是“民为邦本”,是“安民之道,在厚其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我们对于技术的态度是:善术无类,兆民同享;天工开物,四海咸利。 我们的目标也很淳朴,就是让人类社会和平稳定,大伙有吃有穿有温饱,不再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是“务使天下共享”。所以,开源并非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哲学!
比亚迪发布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驾系统,传统汽车定价体系还能撑多久?燃油车的诺基亚时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5-02-13 12:38:29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