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功能又被重新定义了?
群里有人说比亚迪发布的天神之眼C都能支持代客泊车,还是惊到我了。毕竟代客泊车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基于封闭场景下,类似于L4的自动驾驶功能。如果天神之眼C都做到了,说明低速场景下的智驾能力应该还可以。
但是我看了几个门店和KOL的视频发现,这次天神之眼的“代客泊车”实际是被行业称作“离车泊入”的功能。而两者的难度和场景是完全不同的。图一是S7 PRO的离车泊入,图二是天神之眼的代客泊车,实际是一个东西。对于离车泊入和代客泊车的定义,问界,理想等主流品牌都有明确的划分,并不是一个功能。
离车泊入实际只是自动泊车的一个分支,在极窄车位,人不方便出来的时候,可以使用离车泊入,但需要把车开到车位附近。
而代客泊车,则是从进入停车场开始,车辆自动驾驶到目标车位,甚至是目标车位被占用,好的代客泊车还可以自己寻找下一个车位,属于低速智能驾驶功能。
当然,也可以强行解释成车代替车主把车停进车位,就是叫“代客泊车”。但行业通用标准和定义,在天神之眼上又一次重新赋能了,从参数表和键盘值上,再一次赢得了优势地位,但消费者会被搞的云里雾里,增加对智驾的理解难度。
如果说是不同车企对技术的叫法不同,情理之中。但是在去年腾势展示“代客泊车”功能的时候,从视频中可以看出,与现在天神之眼的代客泊车并不是一个功能。甚至等同于目前更领先的泊车代驾(无人进入停车场)。
所以作为比亚迪整体的品牌,技术名称的统一,到底以哪个为标准?天上一脚,地下一脚属实让人看不懂。那么现在买了带有天神之眼代客泊车功能的车主,什么时候可以升级到腾势展示出,从停车场开始就无人驾驶泊入到车位?还是很期待的
消费者更希望看到的是技术的创新,而不是功能名词的重新定义[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