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前南斯拉夫的七个孩子无论是经济发达程度还是人民生活水平都有着天壤之别。然而无

第一人称讲地理 2025-02-16 14:13:40

现在前南斯拉夫的七个孩子无论是经济发达程度还是人民生活水平都有着天壤之别。然而无论这些孩子如何努力的和曾经的父亲撇清关系,但历史就是历史,曾经辉煌过的南斯拉夫也将始终留在七国百姓的心中。 1991年到1994年,短短四年间南斯拉夫国内就爆发了四场声势浩大的内战,正是在这四场战役中南斯拉夫很快就被分裂成了5个国家。这里面占人口比例较大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等纷纷独立出来,并组成了自己独立的国家。南斯拉夫境内主要讲希腊语的少数民族,在这段期间也宣布独立组建了北马其顿王国。 发生于千禧年前后的科索沃战争,在以美国、英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的蛮横干预与纵容之下,南斯拉夫仅存的硕果——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自此被分裂为三个国家,分别为塞尔维亚、黑山以及科索沃。 下面我们一一分析一下: 就地理位置而言,处于昔日南斯拉夫国西北端的乃是斯洛文尼亚虽说地域狭窄,但其与经济颇为发达的意大利直接毗邻,纵然然海岸线不长,却拥有着享誉整个地中海区域的天然深水港科佩尔。故而斯洛文尼亚在独立之后,经济发展始终处于迅猛上升的态势。据相关统计,当下斯洛文尼亚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然跻身发达国家之列,堪称原南斯拉夫诸国中最为富庶的国家。 与斯洛文尼亚紧邻的克罗地亚虽说疆域不算狭小,海岸线亦颇长,然而却无出色的港口。国内除却巴尔干山区的崇山峻岭,便是狭长且破碎的海岸线。并且由于与意大利隔海相望,近乎所有的国际贸易业务皆被意大利人夺去。克罗地亚唯有徒然干望。而且克罗地亚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那几场内战中,乃是战斗最为激烈,同时也是受损最为惨重的国家。 在刚刚建国之际,国内所有的重工业以及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皆于战火中毁坏无遗。建国后的诸多岁月,只能凭借欧盟和美国的经济援助勉强维持生计。近些年来,历经不懈的示好与努力,克罗地亚逐渐获得了欧盟和北约各国的认同。在成功被这两个组织吸纳之后,克罗地亚的经济亦步入正轨。这两年,人民的生活水平亦有了显著的提升。 波黑仿若被克罗地亚所包裹,其全称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有别于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这类单民族主导的国家,波黑国内始终存在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穆斯林三个民族。自 1992 年建国伊始,这三个民族之间的相互攻讦和争斗便从未止息。 有人将巴尔干半岛称作欧洲的火药桶,并非毫无道理。虽身处同一国度,但波黑的三个民族却各自心怀盘算,最终无法调和的矛盾径直致使波黑内战的爆发。起初还仅局限于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尚未殃及普通平民。然而,随着居心叵测的欧美国家的深度介入,形势开始变得愈发错综复杂。而历经漫长的内战之后,波黑似乎陷入了民族矛盾斗争加剧的恶性循环,国家的发展亦陷入停滞。印象之中,欧洲国家皆给人一种富裕且繁荣的景象,但波黑尽管地处欧洲,却被称作“小非洲”,此称谓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暴力与贫穷。 而与波黑紧邻的黑山以及直至 2008 年才获国际普遍承认建国的科索沃,其状况与波黑大致相仿,亦是土地贫瘠且国内矛盾尖锐。尤其是科索沃,纵然最终在欧美等大国的扶持与协助下实现了独立,然而国内阿尔巴尼亚族和塞尔维亚族的矛盾并未因国家的组建而得以缓和。时至今日,仍不时会出现一些暴力流血冲突。 北马其顿乃是位于前南斯拉夫最南端的国度,在分裂后的七国中,这个国家堪称最为平淡和稳定的存在。由于其大部分国土皆为山区,土地颇为贫瘠。但幸有部分矿产能够依靠对外出口,勉强维持国家的收支平衡。近两年来,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北马其顿的第三产业逐步发展起来,也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为国家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在七国中,地位最为尴尬的当属号称前南斯拉夫嫡传的塞尔维亚了。伴随 2003 年黑山的独立,塞尔维亚沦为了一个四面环山的内陆之国。虽顶着前南斯拉夫的荣光,可实际上塞尔维亚已被连年的内战与内耗所掏空。不单人民生活始终在贫困线上反复徘徊,还处处遭受欧洲强国的针对。从大一统的帝国到千疮百孔的小国,塞尔维亚着实命运多舛。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