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的115师,不愧为我国开国将帅最多的师!以下为从115师走出来的元帅、大将

雨后清新阁 2025-02-17 17:29:07

八路军的115师,不愧为我国开国将帅最多的师!以下为从115师走出来的元帅、大将、上将、中将一览表: 115师的前身是由红军第一方面军和第七十四师等部队重组而成,成立于1937年。 聂荣臻为副师长,部队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 1937年8月,第115师接受命令,从陕西三原县出发,分两批通过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向晋东北地区挺进支援抗战。 9月,在平型关东北,部队成功设伏歼灭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1000余人。 平型关战斗后,第115师继续执行分散作战的方针,配合八路军总部在敌后展开游击战争。 第343旅深入正太铁路两侧地区作战,聂荣臻则率领一部分力量留守五台山地区,成功建立了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根据地。 同时,师内的第344旅在指挥下,转战于晋东北地区。 1938年,第115师调整了作战方向。 师部和第343旅转战晋南的洪洞、襄垣、屯留等地,在这一地区开展了游击战术,扩充兵员并建立了新的补充团。 在这一阶段,师部也参与了保卫黄河河防的战斗。 3月,陈光临时代理师长。 第115师继续壮大并扩展其活动范围。 1938年,第115师与第129师一起粉碎了日军对晋东南地区的围攻,并将战斗区域从冀南扩展到山东。 师部的第344旅参与了冀南地区的战斗,成功击败了日军的扫荡。 1939年,第115师部队转战至冀南与山东地区,发动了多次反击战役。 1940年,第115师采取了积极的进攻策略,配合地方武装和群众力量展开反“扫荡”与反“蚕食”战斗。 在白彦与抱犊崮的战斗中,成功击退了日伪军的多次进攻。 1941年,第115师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山东的影响力。 在这一年,师内的多个教导旅参与了重大的战役,打退了来自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攻击。 第115师的力量不断壮大,并最终在1943年与山东军区合并,形成了新的山东军区。 1944年,第115师利用日军兵力不足的空档,师部联合山东纵队、冀鲁边军区等力量,发起了多个大规模进攻。 部队不仅收复了大量失地,还进一步压缩了日伪军的活动范围。 特别是在沂蒙山区的战斗中,部队成功粉碎了日伪军的“铁壁合围”。 至1945年,第115师逐步消耗了大量日伪军的力量。 115师的各个旅经历了多次调动。 教导第五旅在皖南事变后,南下华中并改编为新四军独立旅。 1942年底,它返回山东,并重新归入115师,随后在1943年进行进一步的编制调整,成为滨海军区的一部分。 115师的部分部队于1945年参与了东北的战事。 按照中央的指示,山东军区的两支主力部队,分别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直属的第一和第二师,进入东北参与抗战。 在随后的几个月中,这些部队合并成了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最终于1948年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 与此同时,115师的另一个旅,344旅从1940年开始,这一旅与其他部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经过多次改编后,最终在1946年变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后来形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 在1955年的军衔授予中,该师培养出了3位元帅、2位大将和11位上将,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最为成功的部队之一。 聂荣臻、罗荣桓二位元帅便是从115师走出的杰出代表。 聂荣臻在抗日战争期间也表现出色,担任过华北野战军司令员,后来更是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任北京市长,并在“两弹一星”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荣桓则在115师中担任政治部主任,在多次战役中展示了出色的政治工作能力,也因此获得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此外,115师培养出的两位大将徐海东和黄克诚。 徐海东在红军长征时期为红军提供了关键的补给和支援。 而黄克诚则在东北建立了西满根据地,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 不仅如此,从陈士渠到邓华,从杨得志到杨勇,这些曾在115师担任重要职务的将领,都在1955年获得了上将军衔。 陈光和周昆,若他们在1955年仍在世,可能也会被授予高军衔。 陈光在抗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虽然在战后的延安时期没有太多突出表现,但他的一生为党和军队贡献巨大,若能活到1955年,至少是上将军衔,甚至有可能获得大将。 但考虑到他回到延安后的相对低调,晋升到大将的难度也不小。 周昆作为早期的红军将领,他曾参与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斗争,是红一军团的参谋长。 可惜的是,1938年他神秘失踪。 如果他没有遭遇不测,并继续在军中任职,依其资历和贡献,他的军衔极有可能是上将。 参考文献:[1]董振平.关于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平型关之战的称谓[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1):27-29

0 阅读:67
雨后清新阁

雨后清新阁

雨后清新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