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兽钮方形铜奁,出土时内有玉器
坚持走路
2025-02-17 19:09:19
【兽钮方形铜奁】
春秋
2002年山亭区东江遗址3号墓出土。
长方体,顶部有两扇可开的小盖,以对面的卧虎和蹲兽为盖钮。四壁中部各附一顾首向上伏兽,平底。镂空圈足,正、背面的足部两端饰半裸人。上盖及四壁饰夔纹,底外部有棱形格纹。
出土时,内有玉挖耳勺,玉玦等玉器。
这种方盒形铜器较为少见,迄今所见共十几件,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特点:器身较小巧均为长方体;设计精致,一般有人形或兽形盖钮;器足形制多样,有裸人形、兽形、车轮形。
考古发现的这些铜方盒形器物,它们的主人,性别明确的都是贵族女性,而且有的出土时还装有首饰,可知这类器物应该是当时贵族女性所用的首饰盒。
周代贵族随葬险铜器一般为礼器、兵器和车马器,像这种不合礼制的个性器物出现在陪葬品之列,让我们看到在礼制严格、男权至上的周代社会,贵族女性仍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像陈芳妹所指出的那样:“似乎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青铜器的女性使用成规束缚的力量较少,又可能因性别差异的不同需求,为规格化的器制。”
东江遗址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办事处东江村,东南距枣庄市约28公里,东北距山亭区约10公里,西北距东江村约200米。西南为新石器时代、汉代,东南台地主要是小邾国贵族故城和小邾国贵族墓地。
小邾国(约公元前798年—公元前260年),是春秋战国时期地处齐、鲁、宋、楚等大国之间的一个诸侯国,只有在《春秋》、《左传》等古籍中略有记载。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国“邾”。
周宣王时期,为削弱各诸侯国的势力,借邾国第七代国君夷父颜有功于周室,大约在公元前798年,封其次子友父于郳,因从邾国分出,后人又称其为“小邾国”。
小邾国历经西周、春秋和战国,延续500余年,共袭传约15代国君,约在公元前260年前后被楚国所灭。
据史籍记载:小邾国时期,其疆域大体范围为现在的山亭区全部,东达苍山县西部,北达平邑县、费县南缘,西达滕州市中部,南达峄城区,南北长约55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
在500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小邾国涌现出墨子、左丘明、鲁班等著名人物。
2002年夏,文物部门在山亭东江抢救性发掘了小邾国的六座贵族墓葬,出土文物233件,其中青铜器203件,24件有铭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为颜氏、倪氏的寻宗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2003年5—8月,对小邾国贵族墓地进行全面考古勘探中,在墓地的西、北发现了土筑城墙遗迹,初步证实了春秋早期小邾国贵族墓地和早期都城所在。
枣庄博物馆
0
阅读:0
兮小彬私家馆
弄器,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