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邾君庆铜壶,一棺一椁的小邾国国君墓

坚持走路 2025-02-19 10:23:23
【邾君庆铜壶】 春秋 2002年山亭区东江遗址2号墓出土。 通高46.4厘米,口径14.9厘米,腹径25.1厘米,重11.8千克。 M2墓葬出土两件,此外在小邾国被盗墓葬器物中亦有4件邾君庆壶,形制、纹饰、铭文均同。 长颈、鼓腹、直口,有一盖,盖上铸窃曲纹,壶口两侧铸有象鼻形兽首双耳,兽鼻卷曲出戟,兽首内有一铜环垂至腹部,该壶壶身满工,铸有窃曲纹、蕉叶纹、三角雷纹,另有圈足内部饰以垂鳞纹。 盖器对铭共4行16字,为“邾君庆作秦妊醴壶,其万年眉寿,永保用。” 铭文中“邾君庆”为称名,而不涉及爵位。因为当时还未得到周天子的册命,没有相应的爵位。《春秋·僖公七年》载曰:“夏,小邾子来朝。”说明至迟到鲁信公七年,小邾君才被周天子册命为子爵,可以被称为“小邾子”。此应为邾君庆为其配偶秦妊所做。 通过考古发掘得知M2墓葬为一“甲”字形竖穴土坑墓。其内葬具为一棺一椁,棺中有腐朽人骨骨架一具,棺底铺有5厘米厚的朱砂。椁室南侧有一木质器物箱,箱内放置随葬器物62件,其中青铜器49件,有铭文者10件,铭文内容较为复杂。且箱内三件铜鼎内保存有猪骨、牛骨及鱼骨,陶罐内还有粮食碳化物。 《荀子·礼论篇》曰:“天子棺椁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由此可见与M2邾君庆之国君身份似有不符,其原因学界大概有以下三个论点: [一R] 小邾国国小势微地处东夷,起初仅为母邦邾国的附庸国。其后先后依附于鲁、齐、宋等国,小邾君虽为一国之君,但等级地位却不高。且M2墓地年代为春秋早期,正是建国之初的附庸阶段,故其礼视如元士,棺椁制度为再重。 [二R] M2墓地年代为春秋早期,其墓主人虽为一国之君,但尚未获得周天子册命。早期小邾国国君可谓有国君之实,却无爵位故而只能用规格较低的一棺一椁。 [三R] 西周至春秋早期,虽有棺椁制度,但却并未像文献中记载的那样严格,通过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尚未发现与文献中记载的棺椁制度相吻合的实例。这时的列国大多使用一棺二椁,三重棺椁以上的则极为罕见,所以小邾国国君使用一棺一椁也不足为奇。 通过墓葬规格与出土铭文器可知,M2号墓葬应为小邾国某代国君,其名不见于文献记载,同坑青铜器中有铭文做“兒庆”者,“兒”同“倪”,倪与小邾国为一国二名,兒庆与邾君庆当同为一人。 小邾国遗址除此6件(出土两件,追缴回购四件)器型铭文相同的邾君庆壶外,还发掘出土以及追缴有邾君庆或兒庆所做鬲、匜、鼎、簠等媵器,计21件。 枣庄博物馆

0 阅读:1
坚持走路

坚持走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