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狠的话总是对最亲的人说
悲哀的是,很多人误解这种模式是不在乎亲人感受
这不是真的不在乎,而是他们是咱最能“放松”的地方
就像家里那张沙发,不管一天有多累,一躺下就能舒服地放松自己,啥都不管,想咋样就咋样
可是,问题就在于,咱把太多的压力、烦躁、甚至一天的情绪都堆积到这个沙发上,一爆发,就直接冲着最亲密的人去了
别说,咱男人也有时候是挺“自我”的,压力大了,负能量没地方去,脑袋一热就开喷
可能一句“你怎么这么不懂我”,当时听着轻飘飘的
但你回头一想,刚才那句杀伤力十足的字眼,可能已经让对方心里扎了一根刺
想想,如果不是在亲密关系中,你能那么说得出口吗?
我承认,咱们在亲密关系里,总觉得自己能放开一切,放肆发泄,反正他们不会走
可是,这种“放肆”可得有个度,你发泄了,自己也得承受后果
别看一时痛快,过后心里那股子愧疚和内疚感,简直能把人压垮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这情况再发生呢?分享几个“小窍门”:
1.先问自己,气不气
有时候气冲冲地就想说两句,但冷静下来想想,自己是不是被外界的压力带得走火入魔
试着在情绪爆发前问问自己:“是这个事让我生气,还是其他的情绪积累了太久?”
弄清楚了,再决定是不是要对身边的人发火
2.情绪爆发前,先把自己丢到一边
真的很简单,你气得不行,先别急着说话
给自己找个地方冷静下来,出去走个几圈,或者做点儿深呼吸
你会发现,情绪过了一个“顶点”,很多事儿也没那么值得一激动
3.会说话才不伤人
生气了想发火?行,但说话的方式很重要
你可以说“我现在有点生气/不开心,我们待会儿再聊”
比起那种带着指责的“你怎么又做了这事”,大家都能冷静下来
如果你把情绪表达得不那么攻击性,人家也更容易接受
4. 后悔了,赶紧修复
每次发火后,自己冷静下来,想想自己的话有没有过了
别装作没事儿,回头该道歉就道歉
别总觉得“道歉”是软弱,它其实是责任感的体现
坦诚地说“对不起,我刚才没控制住情绪”,比什么都强
5. 沟通是日常,不是突发
别等到情绪积压到极限才开口,平时多聊聊,尤其是跟最亲密的人
能把心里小事解决了,情绪就不那么容易爆发了
日常的沟通,能有效减少大爆发的机会
说到底,亲密关系是咱最需要用心去维持的地方,别让脾气成为它的“杀手”
我们都知道,亲近的人才会承受咱们的情绪,可他们也有承受不了的时候
所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它不把最重要的人伤了,这才是成熟的表现
你看,跟亲密的人相处,是既能舒心又得小心的事儿
就像那张沙发,舒服归舒服,但可得注意坐姿,别坐得太乱,能不把人弄疼就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