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碎的中医故事》 归脾汤的故事 五月的雨连绵不断,我每周二在中医馆坐诊室,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天气原因病人不多,我在这家中医馆坐专家门诊有二个年头了,每天看病的人络绎不绝。我喜欢医馆空气里飘着淡淡的中药气息。现在已经快接近中午了。 "大夫..." 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传来。我抬头,看见诊室门口站着一个约莫八九岁的小女孩,脸色蜡黄,面颊和身材很消瘦。眼窝深陷,宽大的校服松松垮垮地挂在身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头发,枯黄稀疏,像是秋日里凋零的杂草。 "小妹妹,你一个人来的吗?"我连忙起身。 女孩摇摇头,指了指门外:"奶奶在挂号。"她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我...我吃不下饭,一吃就吐..." 我让她坐下,仔细把脉。她的脉象细弱无力,舌苔薄白。正要询问,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手里攥着挂号单,裤脚还沾着雨水。 "大夫,您可得救救我孙女。"老太太一坐下就红了眼眶,"这孩子打小就挑食,最近半年更是吃什么吐什么,眼看着一天天瘦下去..." 我翻开病历本:"做过检查吗?" "西医都看遍了,说是...说是神经性厌食。"老太太抹了把眼泪,"可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得这种病?" 我点点头,继续问诊。原来小女孩不仅食欲不振,还常常感到疲惫乏力,夜里多梦易醒,白天注意力难以集中。最近连学校的体育课都请假了,因为一动就出虚汗。 "把手伸出来。"我轻声说。女孩的手冰凉潮湿,掌心却微微发烫。这是典型的心脾两虚之症。 “这孩子心事太重,多思易虑,对事务太敏感。” “是啊,这孩子打小妈妈就在外地打工,想妈妈。您说的真对,大夫。” “多思易虑,耗伤心血,脾不建运,当补益心血,调和心脾”归脾汤主之 "这服药先吃七天。"我将药方递给老太太,"记住,煎药时要先用武火煮沸,再转文火慢炖。服药期间,让孩子多休息,饮食要清淡。" 老太太连连点头,小心翼翼地收好药方。小女孩却突然开口:"大夫,我...我还能好吗?"她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同学们都说我像个鬼..." 我心里一酸,蹲下身平视着她的眼睛:"当然能好。等你能吃下饭了,头发就会重新长出来,脸色也会红润起来。到时候,你就是全班最漂亮的小姑娘。" 一周后复诊时,小女孩的精神明显好了许多。老太太高兴地说,孩子已经能吃下小半碗粥了,夜里也不再频繁惊醒。我看着女孩脸上渐渐浮现的血色,心里涌起一阵欣慰。 二诊,效不更方,原方酌+焦三仙,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理,小女孩的食欲完全恢复了,脸色红润,连头发都变得乌黑发亮。最后一次复诊时,她蹦蹦跳跳地跑进诊室,手里还拿着一幅画。 "大夫,送给您!"她将画递给我。画上是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人,正在给一个小女孩把脉,旁边还歪歪扭扭地写着"谢谢大夫"四个字。 我接过画,看着女孩明媚的笑脸,忽然想起师父常说的话:医者父母心。这一刻,我深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分量。归脾汤调理的不仅是健康,更是一个孩子对生活的希望与憧憬。
《稀碎的中医故事》 归脾汤的故事
旭泰看事
2025-02-19 15:52: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