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肃奸时,下令将汉奸潘三省关押并上了脚镣。唐生明探望时,潘三省说:“我给军统帮

志亮说历史 2025-02-22 14:34:27

戴笠肃奸时,下令将汉奸潘三省关押并上了脚镣。唐生明探望时,潘三省说:“我给军统帮了不少忙,戴老板为何非置我于死地?”

上海滩的赌徒,提起潘三省,可谓是“又爱又恨”。“爱” 的是他开设的赌场设施豪华、赌局多样,让赌徒们有了尽情挥洒筹码的地方;“恨” 的是一旦踏入他的赌场,便如同陷入了无尽的深渊,许多人输得倾家荡产。

三大亨的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凭借着青红帮的势力以及租界的庇护,在上海滩横行无忌,涉足各行各业,从鸦片贩卖到码头生意,从娱乐场所到金融领域,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然而,单论开设赌场这一行当,潘三省的生意却一枝独秀,风头甚至盖过了三大亨。

黄金荣凭借在法租界盘根错节的势力,开办的赌场引得诸多达官显贵趋之若鹜。然而,赌场内部规则繁杂,再加上黑帮混混时常在里头惹是生非,使得不少普通赌客心生畏惧,只能对其敬而远之。

杜月笙擅长经营人脉,凭借广结各界人士的本事,把众多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拉拢到自己赌场。不过,赌场的抽成比例颇高,赌客即便赢了钱,实际能揣进兜里的利润也所剩不多。

张啸林的赌场充斥着暴力气息,为了谋取利益全然不顾手段,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在上海滩落下了极差的名声。

相比之下,潘三省的赌场,不如三大亨的复杂,“赌”的性质占大头,加之潘三省舍得花钱,他的赌场比三大亨的更为豪华,自然生意更好。

当然,潘三省能开设多个赌场,而没人找麻烦,是因为他与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这三大亨私交甚笃。平日里,潘三省对三大亨殷勤备至,逢年过节必定送上丰厚的礼品,碰上三大亨家中有婚丧嫁娶等大事,更是出手大方。

上海沦陷后,杜月笙跑去了香港,黄金荣装病不出,张啸林投靠日伪当了汉奸。

一天,张啸林主动来找潘三省,开门见山的说:““三省啊,这世道变了,咱也得跟着变变路子。你看看现在,日本人势大,咱要是不靠着他们,以后可没好日子过。”

潘三省说:“这当汉奸的事儿,传出去名声可就臭了,咱以后还怎么在上海滩立足?”

张啸林冷哼一声:“名声?有命有钱才是真的。你没瞧见那些跟着日本人的,哪个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李士群现在跟着日本人混得风生水起,咱们要是能跟他搭上线,再靠着日本人的势力,往后在上海滩还不是横着走。就说那赌场,只要有日本人撑腰,谁敢来捣乱?到时候,赚的钱可就数都数不过来。”

潘三省本就是个贪财好利之人,稍微犹豫后就同意了。

不久之后,在张啸林的牵线搭桥之下,潘三省去见李士群,在递上去“礼物清单”后,满脸堆笑的说:“李主任,往后只要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您尽管开口。”

李士群轻笑一声:“好,我就欣赏潘老板这样爽快的人。眼下呢,还真有个事儿,我正愁找不到合适的人。”

潘三省忙不迭地应道:“李主任请讲,只要我能做到,一定全力以赴。”

李士群说:“日本人打算在上海搞一些物资管控的事儿,需要找个信得过的人来负责。我看潘老板头脑灵活,人脉也广,正合适。”

此后,潘三省凭借着为日伪效力时的 “表现”,渐渐获得了更多的信任。在李士群的举荐下,潘三省成功担任了伪职。潘三省的赌场在日伪的庇护下,成为了各方势力交织汇聚的场所。

1940年,张啸林被保镖林怀部枪杀,这把潘三省吓得够呛,也开始给自己暗中寻找后路。不久后,重庆派唐生明以“假投敌”的方式,打入汪伪。

唐生明是国民党元老唐生智的弟弟,有名的“花花公子”,他和潘三省是好友。唐生明由后方前往上海后,潘三省负责照应一切,潘三省已猜出了唐生明的真实身份,但并不说破,而是主动打掩护,希望借此和重庆、军统牵上线。

军统上海站曾遭遇重创,据点被李士群带人捣毁,唐生明的卧底身份也因一张电报稿险些暴露。

李士群叫来了唐生明对峙,潘三省利用自己在汪伪内部的关系和人脉,暗中为唐生明周旋。

潘三省一方面在李士群等汪伪大员面前,为唐生明开脱,称唐生明平日里只是个喜好玩乐、交际的 “花花公子”,不可能从事间谍活动;另一方面,潘三省还通过各种渠道,干扰汪伪特务对唐生明的进一步调查,让他们难以获取确凿证据。

在唐生明获取情报并传递的过程中,潘三省也提供了诸多便利。他利用自己的产业和社交网络,为唐生明搭建了一些秘密联络点,使得唐生明能够将重要情报传递出去。

比如,在一些聚会等社交场合中,潘三省巧妙安排,让唐生明能够避开汪伪特务的监视,与军统方面的联络人接头,传递情报。

抗战胜利后,戴笠到上海主持肃奸,自认为对军统有功的潘三省,却成了首批被抓的人。

戴笠对潘三省翻脸,原因有三,一是,戴笠早年去上海“打流”,因身份低微,去赌场受过潘三省的折辱;二是,潘三省只是个“闻人”,名气虽大,地位其实一般,戴笠抓他没有压力;三是,戴笠看上了潘三省的巨额家产。

潘三省被抓后,虽有唐生明求情,但也只是被取了脚镣。1949年,潘三省获释,但因家产已被抄空,一贫如洗的他,跑去香港打短工、写文章糊口,最终潦倒而死。

0 阅读:4
志亮说历史

志亮说历史

滚滚长江东逝水,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