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美西方为啥执着于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因为欧美不想唤醒一头沉睡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5-02-23 08:54:40

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美西方为啥执着于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因为欧美不想唤醒一头沉睡的雄狮,想把它一直锁死在技术的牢笼里。唯有如此,猴子才能轮流称霸于世界。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于英国。标志性事件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那工业革命之前是啥?是手工业,而手工业又起源于农业。 我们之前聊过,欧洲平原地处北纬45度线及以上,跟我国东北同纬度,没法搞农业,只能游牧。所以,欧洲文明起源于南部亚平宁和巴尔干半岛,也就是意大利和希腊等地。 但这里山地众多,只有少量耕地可供种植,且面临沙漠化和石漠化侵蚀,很难自主发展出发达的农业技术,更难以发展出发达手工业。而没有极度内卷且发达的手工业,就不可能爆发工业革命。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不断积累量变,才会最终引发质变。所有偶然的背后都潜藏着必然,不存在拿烟头烫外星人屁屁的美事。那欧洲是如何补齐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短板的呢?答案是中国!中国技术传入让欧洲完成了技术积累。 虽然有很多产品通过丝绸之路进入欧洲,但一般不会触及技术出口和转让。此外,欧洲人也没能力玩转逆向工程,没有下层基础嘛! 其实,真正大规模将技术传入欧洲是元朝时期,由色目人传过去。因为色目人就包括中东和欧洲白人。而元朝的欧洲和中东部分就囊括了意大利威尼斯、波兰、匈牙利和伊朗等地。元朝之所以能横扫欧洲,就是因为具备骑射和技战术等方面的优势,堪称降维打击。 儒家文化也在当时传入了欧洲,从而掀起了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伏尔泰曾说:“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一切”。恰恰因为儒家文化改造了欧洲,才为明朝时期更大规模的技术传入提供了思想文化土壤。 明朝,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进入中国,将大量中国书籍传入欧洲。其中就包括中国古代最为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门类,共18篇,附有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 包括提水工具、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盐井吸卤器、熔融、提取法等,包含了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其中,就包括助推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的水利驱动技术和纺织技术。 这些技术传入欧洲的第一站就是意大利威尼斯,但也让中东形成了知识爆炸,导致奥斯曼土耳其崛起,最终又嘎了拜占廷帝国(395-1453年)。 奥斯曼土耳其继续向地中海扩张,又导致巴尔干半岛和亚平宁半岛沦陷,欧洲人被迫退守伊比利亚半岛,就是西班牙那旮。然后,意大利的技术和匠人也随之迁往西班牙。 在文化和技术加持之下,西班牙成为大航海先锋,崛起为首任全球霸主,初代日不落帝国。之后,英法荷联手打败西班牙,匠人和技术又传入这三个国家,让他们完成了技术积累。 这段时期内,荷兰成为新霸主。为了打垮新霸主,英国就拉着法国干荷兰。打败荷兰后,法国成为欧陆新霸主。英国又扶持普鲁士,对其进行技术输出,最终又干翻了法国。之后,德国统一,英国成为二代日不落帝国。 在反法过程中,德国和英国又向俄国输出技术,让俄国完成了技术积累。与此同时,满清为了保持铁骑冷兵器优势地位,把《天工开物》等科技书籍列为禁书。至此,全球格局进入西升东降阶段。 被英国干翻后,法国不服气,又在美洲跟英国人打得天昏地暗,并向美国输出技术,最终把英国赶出了美洲。为了出这口恶气,美国国父路易十六硬是咬牙掏空了法国,最后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收割了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爆发出惊人能量。这种巨大能量让美国哪怕屈居美洲,也能控制亚欧大陆,成为三代日不落帝国。 我们的技术积累则充满坎坷,始终被封锁,为啥?因为我们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跟其他国家完全不在一个维度。它们害怕一旦打开技术牢笼,雄狮醒来,那就没他们啥事了。 好在朝鲜战争,新生的中国单挑17国联军成功,迫使苏联转让了一部分技术,让我们完成了第一拨技术积累。等到六十年代,美苏又联手封锁我们。 70年代末,我们暴揍越南,又逼着美国给我们转让了一部分技术,我们由此完成了第二拨技术积累。 苏联解体前后,我们再次遭遇全球技术封锁。导致我们只能向俄罗斯、乌克兰和法国等国家蹭技术,但也就是蹭点边角料而已,聊胜于无。 进入21世纪,在欧洲崛起和中东暴走双重压力之下,尤其是“9·11”一声炮响,美国被迫向我们打开世界之门,让我们加入世贸。此后,全球资本和技术纷纷涌入中国。 至此,我们完成了第三拨技术积累,历经几百年的技术循环终于回到中国。有些人不理解为啥要经历三拨技术积累,主要是每次技术窗口期都极为短暂,而我们又人口多体量大,必须打造全门类工业体系。 现在,欧美还想玩弄技术封锁,再次把中国关进技术牢笼,试问出笼之狮是猴能关进去的吗?技术之树早已扎根东方,根深而叶茂。假以时日,必将以卓越之智,精湛之艺,超越欧美。人类技术之巅峰,必将再展东方之光辉!

0 阅读:48
东意和你不一样

东意和你不一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