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构建出自己独有的表达体系的?
一只思敏在浙大吃烧烤
2025-02-23 16:00:22
🔹《思敏读博经验》第40篇,这个系列合集见笔记结尾👇🏻
前几天我在后台收到了这么两条粉丝留言,让我非常触动。(见图2-3)
做读研博主将近两年了,我这个账号一开始被大家熟知并不是我分享的「读博干货」,而是我的「读博感悟」。很多人被我温柔细腻的文笔治愈然后认识了我,说我表达能力很强,能作为他们的“互联网嘴替”写出他们说不出的读研至暗感受。也有很多人说在茫茫的笔记流中一打开我的内容就算不看博主名字都能察觉出来这是我写的东西。而在读博期间,写论文讲故事也是我的强项。
所以今天很想和你们毫无保留分享一下:
我是如何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表达体系的?
我摸索出来构建自己的表达体系主要包含两个部分:
🔺【输入】+【输出】
1、输入:当你想表达什么的时候,你得先对它产生感受
你会发现有的人他天生擅长对外界进行感应。他就像一块超高灵敏度的探测器,被绝大多数人忽略的点但是他可以敏锐地抓住,这就是【极强的共情能力】。
关于这一点,一部分是天赋(比如INFJ人)
另一部分要靠后期源源不断的输入:主要是我每天的经历带给我的所思所想;以及我靠阅读来获取别人的经历,然后从别人的经历中发现自己的影子,获得了洞察自己的新视角。
我的朋友们很容易和我陷入深度聊天,当他们想讨论深一点的东西的时候都喜欢来找我,因为我总能比他们更敏锐地发现他们不曾看到过的自己。还有很多学弟学妹找我咨询就是单纯想做“心灵按摩”,读研太痛苦了,能从一个人身上找到的不是漠视和责备,而是共鸣和安慰就已经是莫大的知足。
2、输出:当你产生了感受之后,你需要准确地表达你心中之所想
输出相对于输入是更偏【技能化】的一项能力。也就是说,它是可以靠练的。
“准确、清晰、逻辑性强、细腻”是每个人无论和我对谈交流还是看我写的文字对我最大的感受。而前三点受我读博时期的科研训练影响很大。
就比如很多学生写论文的时候会有这么一种感受:就是脑子里大概有那么一种感觉,但就是不知道该咋说。就算说出来,也感觉不是那个味儿,不能原汁原味表达出心中所想……
(写不下啦,剩下的文字见图片👆🏻)
0
阅读:0
LOST
也推荐听小宇宙上的 《女子月月友》 ,两个爱读书的ENTJ关于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深思考与聊天,就和好朋友聊天一样,也许可以帮助更好的获得内心的平静,以及看见和接纳自我,从而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