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德国联邦大选定于2月23日举行。本次投票将于当地时间8时开始。德国公共广播联盟和德国公共电视台将在18时发布首轮出口民调。目前民调显示,最大在野党基督教民主联盟的总理候选人默茨或取得领先,来自社会民主党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则可能遭遇惨败。德国选择党排在民调第二位。
德国选择党(AfD)作为近年来崛起的极右翼政党,其主要政治主张引发了广泛关注。以下基于最新信息,梳理AfD在此次选举中的核心立场。
🔴移民与“再移民”政策
AfD将移民问题作为其竞选的核心议题,主张大幅收紧移民政策。他们的标志性政策是“再移民”,即大规模遣返没有合法居留权的外国人,包括部分已被拒绝庇护的难民。他们提出关闭德国边境,退出欧盟庇护体系,并对非法入境者采取强硬措施,如在边境拘留寻求庇护者以快速处理申请。
AfD还将内部安全与移民政策挂钩,主张降低刑事起诉年龄(从14岁降至12岁),并对有犯罪记录的移民加快遣返程序。这一立场在近期一系列由外来背景人士实施的暴力事件后(如2025年1月22日巴伐利亚袭击事件)获得更多支持。据媒体报道,AfD的支持率在部分民调中上升,部分原因是对现有移民政策的强烈不满。
🔴经济与货币政策
在经济方面,AfD主张减少政府干预,推崇自由市场经济和个人自由。他们提出废除欧元,恢复德国马克作为国家货币,认为欧元限制了德国的经济主权。此外,AfD反对欧盟的经济整合政策,呼吁德国退出欧元区,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考虑退出欧盟,转而建立一个更松散的“欧洲国家联盟”。他们还建议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反对高额社会福利支出,尤其是针对外籍人士的社会保障,提出外国人需在德国工作并纳税至少10年后才有资格享受福利。
🔴能源与气候政策
AfD对气候变化持怀疑态度,反对主流的气候保护措施。他们否认人为气候变化的主导性,主张重新评估能源政策,减少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转而支持新建燃煤和核电站,同时恢复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这一立场与德国现行的绿色转型政策背道而驰,AfD批评这些政策为“意识形态驱动”,认为其导致能源价格高企,损害了德国经济竞争力。例如,他们反对欧盟的气候目标,并主张将资源用于增强国内经济而非“绿色实验”。
🔴外交与安全政策
在外交上,AfD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反对德国深度参与欧盟事务,认为欧盟威胁了成员国的主权。他们主张立即停止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并寻求与莫斯科改善关系,理由是这符合德国的能源和经济利益。此外,AfD提议重新引入义务兵役制,以增强德国的国防能力,反对将资源用于国际援助或欧盟扩张(如接纳乌克兰或西巴尔干国家加入欧盟)。这一立场使其与其他主流政党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普遍支持对乌克兰的援助和欧盟一体化。
🔴社会与教育改革
AfD强调传统家庭价值观,反对同性婚姻(尽管其联合领导人之一爱丽丝·魏德尔本人是同性恋者并处于民事结合关系中),主张以财政激励提高德国本土出生率,实现“人口转折”。在教育领域,他们提议改革课程,削减性别研究等“意识形态化”项目,强调德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教育。他们还计划改革媒体融资,减少对公共广播的支持,认为其存在“左翼偏见”。
🔴对欧盟与全球化的态度
AfD持强烈的欧洲怀疑主义立场,反对全球化趋势,认为其削弱了德国的主权和经济地位。他们主张限制中国企业在德国港口和数字基础设施中的参与,反对进一步援助中国学生在德国学习。这一政策反映了他们对经济民族主义的坚持,希望通过“去全球化”保护德国本土产业。
🔴背景与影响
AfD成立于2013年,最初因反对欧元区救助政策而崭露头角,随后在2015年难民危机后转向反移民立场,逐渐成为德国政坛的重要力量。尽管主流政党一致拒绝与其合作,AfD在东部州(如萨克森和图林根)支持率尤为强劲,并在全国范围内吸引了部分对经济停滞、移民问题和安全担忧不满的选民。2025年选举前夕,AfD推出了177页的竞选纲领,其党魁爱丽丝·魏德尔被提名为总理候选人,承诺“在执政100天内关闭边境并启动大规模遣返”。
根据多家英文媒体报道,AfD目前在民调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基督教民主联盟,支持率约为20%至22%。尽管因其极端立场被德国宪法保卫局列为“疑似极右翼组织”,且无法单独执政,但其影响力已推动其他政党在移民问题上右倾。分析人士指出,AfD若成为议会第二大党,将显著改变德国政治格局,并在欧洲范围内产生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