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一位北京退休教师为了给父亲庆生,豪掷80元请齐白石大师为他画一幅寿桃图。在付钱时教师却以查账为借口,向齐白石索要了一张收据。令人震惊的是,50年后,这张普通的收据竟然拍出了180万元的天价! 180万!不是名画,就是一张发黄的纸片。你敢信?这是齐白石当年亲笔写下的润金收据。 让人好奇的是:一张收据,凭啥这么贵? 这得从几十年前说起。北京城里有位教书先生,眼瞅着老父亲八十大寿将至,心里却犯了难。 送什么寿礼呢?金银珠宝太俗,老爷子也看不上;山珍海味,又不够特别。左思右想,唯有齐白石老先生的画作,才能讨得老父亲的欢心。可难就难在,齐白石的真迹,千金难求! 那时候,齐白石已经是画坛的“扛把子”,九十多岁高龄。 按理说画个寿桃,对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但坏就坏在,老爷子早就金盆洗手,不画了! 这位老师也是个倔脾气。他亲自上门,好话说尽,可齐白石愣是没松口。碰了一鼻子灰,他也没辙,文人嘛,总得有点风骨,不能强人所难。 可转念一想,父亲的寿辰眼看就到,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第二天一早,他又去了齐白石家。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齐白石还真被他这份孝心给感动了,破天荒地答应为他画一幅寿桃。不过画画之前,得先交钱——润金。 八十块!齐白石开出的价码,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一笔小钱。教书先生早有准备,从贴身口袋里,一张张地数出八十块钱,交给了齐白石。 收了钱,齐白石也不含糊,挥毫泼墨,一个鲜嫩欲滴的寿桃便跃然纸上。教书先生小心翼翼地接过画,心里百感交集。 他想到家中的妻儿,想到拮据的生活,一咬牙,向齐白石提出了一个请求:“您能不能……在收据上盖个章?” 这可不是多此一举。当时齐白石名气太大,仿冒的赝品到处都是。为防万一,也为给家人一个交代,他只能出此下策。 齐白石倒没多想,拿起印章就盖了下去。他哪里会想到,这个随意的举动,在几十年后,竟会引发如此大的轰动。 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这张收据竟然出现在拍卖会上,最终以一百八十万的天价成交! 有人说:“这张收据值钱,因为它出自齐白石之手。” 也有人说:“值!这哪是收据啊,这简直就是一张穿越时空的‘藏宝图’,承载着历史和情感,比金子还珍贵!” 也有人觉得不可思议:“我的天,一张纸片就值一套房?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还有人调侃:“早知道当年我也去找齐白石要张收据,现在说不定就财务自由了!” 这话当然没错,但更重要的是它背后所承载的故事:一位孝子执着的求画经历,一位老艺术家的高风亮节,以及一个时代的缩影。 而那幅寿桃早已超越了画作本身,成为一个家庭最珍贵的传家宝,记录着过去的岁月,也守护着一份永不褪色的记忆。 大家觉得,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更应该追求什么?是物质上的富足,还是精神上的充实?是金钱至上,还是情义无价? 来源:书画名家齐白石. 中国网. [2023-06-15].
我姨一张20万元的定期存单被女儿发现,女儿对我姨的财产隐瞒非常愤怒,软硬兼施要这
【18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