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人偷到了F-111之后为什么不直接测绘仿制它的气动外形,而是要重新设计一个苏24呢? 这么说吧,完全复制一架飞机对设计师来说是件极为艰难的任务。 图波列夫曾亲身经历过这一挑战,真可谓是筋疲力尽,不得不依靠米高扬的亲自协调才能勉强解决问题,项目所需的资金、人员、技术支持,甚至需要全国的力量才能完成一次高科技的复制工作。 试飞时,试飞场的指挥官不肯在合格通知书上签字,并且因这个项目是上级领导亲自提出的要求——完全仿照原机,指挥官在巨大的压力下甚至选择了自杀。 这不仅是一项技术任务,更承载着极高的政治压力和期望。 至于仅仅模仿外形的气动设计,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事。 气动设计与飞机的控制舵面息息相关,如果舵面控制无法达到同样的精度和水平,使用相同的气动布局无异于自寻死路,材料、传动装置、传感器等方面的差距,也使得复制相同舵面控制系统几乎不可能。 回想当年为了制造与B29相同厚度的铝质蒙皮,苏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美国采用的是英制,蒙皮厚度为1/16英寸(约1.5875毫米),而苏联设计师不敢用1.5或1.6毫米的铝板替代,因为使用1.6毫米的铝板会导致飞机超重,使用1.5毫米则可能不足以保证飞机的强度。 对于仿制这样复杂的技术工程来说,类似的困难数不胜数,可能是成千上万种问题的积累,每一项都需要精密的技术和极大的努力才能解决。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中国买苏-27占到大便宜? 苏联装备有个特点:在一堆性能一般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