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黄河边遇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给了他一张烧饼。不料,乞丐不仅不要烧饼,还口出狂言:“半个时辰后,你桌上的菜都是我的,谁还差这张烧饼。”谁知,乞丐却因此而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康熙十五年,正值清朝初期,康熙刚刚掌握实权不久,朝廷内外局势复杂。在内有三藩之乱未平,边疆地区动荡不安;在外则有列强虎视眈眈,战事不断。更为棘手的是,黄河水患年年发生,中原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切都给年轻的康熙皇帝带来了极大的统治压力。 黄河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中国的忧患"。早在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用了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才勉强控制了黄河水患。到了清朝初期,黄河泛滥更是频繁,不仅摧毁农田村庄,还经常改道,给沿岸百姓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灾难。面对这一历史性难题,康熙决定亲眼看看黄河的情况,体察民情,寻求治理之策。 为了能够真实了解民间疾苦,不受官场应付,康熙选择了微服出行。 康熙一行人来到了黄河边上的一个简陋饭摊。周围的百姓们衣着简朴,面容憔悴,言谈间尽是对黄河水患的担忧。 就在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影晃进了饭摊。他虽然衣着破旧,面容沧桑,但走路的姿态却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质。这个人便是陈潢。 康熙注意到陈潢瘦削的身形和饥饿的眼神,出于善意,他顺手拿起一张刚出炉的烧饼递给了这位陌生人。然而,陈潢并没有伸手接过烧饼,反而直起身子,神情高傲地说道:"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再说了,半个时辰后,你桌上的菜都是我的,谁还差这张烧饼。" 这番话引起了康熙的好奇。他放下烧饼,走近陈潢,询问他为何如此笃定半个时辰后自己会离开。陈潢不慌不忙地拿出一个自制的简易工具,他向康熙解释道,通过观察上游水位的变化和微妙的水流速度差异,他能够预测秋汛的到来。 "看到远处水面上那些细小的波纹了吗?还有那些不寻常的鸟类活动?这都是秋汛即将到来的征兆。"陈潢指着远处说,"我在黄河边生活了几十年,它的脾气我比谁都清楚。" 康熙被陈潢的自信所吸引,决定与他打一个赌。他提出,如果半个时辰内秋汛真的来临,就赏给陈潢一千两银子;反之,陈潢则要承认自己在说谎。为表诚意,康熙还写下了字据。 陈潢欣然接受了这个赌约,但他并没有就此停下,而是进一步补充了自己的预言。他说:"这次的秋汛不仅会来,退去后还会在河边形成一道天然的河堤,这可是老天爷一个时辰就能建好的,而皇上修建却需要半年时间。" 周围的百姓听到陈潢的预言,开始变得不安起来。有些经验丰富的老人似乎从某些迹象中也感觉到了不寻常,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远处的河面上开始出现不寻常的波动,仿佛预示着什么即将发生... 不出陈潢所料,半个时辰后,黄河的水位开始异常上涨。起初只是远处河水翻涌,波浪一层高过一层,随后船只开始剧烈摇晃,岸边的土地也感到了震动。饭摊上的桌椅开始摇晃,碗碟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远处,有人敲着锣奔跑而来,高声呼喊着:"秋汛来了!潮神爷来了!大家快逃命啊!" 康熙站在原地,望着远处汹涌而来的巨浪,一时竟有些惊愕。 在明珠和侍卫的簇拥下,康熙被迅速护送离开,但他仍不忘回头招呼陈潢一同撤离。令人意外的是,陈潢不仅没有随众人逃离,反而从容地走到被遗弃的饭桌前,坐下来大快朵颐起来。 他一边享用着美酒佳肴,一边对远处的康熙喊道:"好不容易等来这顿饭,怎么能浪费呢!放心吧,这次水患会带来好处,老天爷一个时辰就能建好的天然河堤,可比人工修建的强多了!" 待到秋汛退去,康熙在龙船上远望河岸,发现河边确实堆积起了一道天然的河堤,正如陈潢所预言的那样。 康熙对这位神秘乞丐的身份越发好奇,便派人暗中调查陈潢的背景。调查结果令人惊讶:陈潢原本是个饱读诗书的举人,因科举落第后并未像常人那样继续苦读应试,而是全身心投入到治水研究中。 几天后,陈潢拿着那张千两银子的字据,来到康熙下榻的行宫兑现赌约。守卫们自然不让这衣衫褴褛的乞丐靠近,双方争执不下,引来了明珠的注意。明珠认出了陈潢就是那位预言秋汛的怪人,便命人先给他梳洗更衣,然后带到康熙面前。 当陈潢得知自己曾与皇帝打赌时,顿时惊得腿脚发软,赶紧跪地叩首,自报家门。就在陈潢报出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康熙忽然想起,治河总督靳辅曾经向他推荐过一本治河专著,作者正是眼前这位"河伯转世"。 原来,靳辅在治理黄河水患时,曾多次参考陈潢所著的《河防述言》,并从中获益良多。这本书系统总结了黄河水患的成因、规律及治理方法,被靳辅视为治河必读之作。康熙此前也曾翻阅,对其中精辟见解印象深刻,只是一直未能得见作者本人。 康熙深知治理黄河的重要性,也深知民间藏龙卧虎的道理。他当即决定任用陈潢,委派他与治河总督靳辅合作,共同负责黄河治理工程。
在乾隆手底下干活,好好干绝对不吃亏?兆惠因为乾隆的误判,被人围到了黑水营,事后
【1评论】【3点赞】
小李子
把电视剧当真了,就按文章说,已经是举人,你知道是什么概念吗?
北雁南飞
ai写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