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仗”之后是“烂账”!美国“高利贷”遇上乌克兰“老赖”,谁技高一筹?
俄乌冲突进入第三个年头,特朗普介入令战局趋势基本尘埃落定,是时候算账,于是双方面红耳赤争夺定义权。
据央视军事报道,当地时间2月23日,在“乌克兰2025年”论坛上,泽连斯基表示,“不会签署令乌克兰数十代人都要付出代价的协议”。
对于特朗普近来多次称“美国要收回向乌克兰投入的数千亿美元”,泽连斯基再次强调美国仅向乌克兰提供了约1000亿美元的援助,这些钱是“赠款”,不是乌克兰应“偿还的债务”。
美国“撒币”乌克兰,“烂账”永远算不清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金额成了全球最大财务“罗生门”。特朗普声称“美国投入3500亿美元”,泽连斯基却坚称“实际到账仅千亿”,双方数字差异之大,堪比古玩市场砍价:你说这是商周的,我说这是上周的。
特朗普团队宣称的3500亿美元,更像是一场“政治魔术”。根据公开数据,美国对乌援助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乌援助武器装备,如“标枪”导弹、“海马斯”火箭炮等;二是直接财政支持,用于维持政府运转和民生。
两者合计不足千亿,但特朗普却将拜登时期国会批准1770亿美元“计划拨款”与所谓“隐形成本”(如军火库存更新、能源溢价收益)打包,硬凑出3500亿美元“天价账单”。特朗普只管信口开河,反正太多东西早就死无对证了,美国审计部门也搞不清钱到底花哪儿。
面对特朗普“狮子大开口”,泽连斯基当然也不肯吃亏,一口咬定:“我们收到的只有670亿军火和315亿现金。”那剩下钱去哪儿?该不会是进美国军火商腰包吧? 何况,这叫“赠款”,赠款还什么还!
更讽刺的是,美国《法律事务》网站曾披露,对乌军援中超过70%资金,实际用于美国国内军工企业“设备更新”,乌克兰拿到手不过是些“二手货”。这场“援助”本质,更像是美国左手倒右手“内循环生意”。
特朗普来要债,从现金到稀土,搬光乌克兰家底
如果说拜登时期对乌援助是“温水煮青蛙”,特朗普则直接化身“高利贷债主”,掏出一份“讨债方案”,连黑帮看了都自愧不如。
特朗普“账单”堪称离谱,要求乌克兰偿还4000亿至5000亿美元,并威胁用乌克兰稀土、港口收入,甚至“未来收复土地矿产收益”抵债。说白了,一枚导弹,一座矿山。
更荒诞的是,美方协议草案甚至规定,若乌克兰未来收复被占领土,这些土地矿产收入66%需注入美国控制基金。这相当于让乌克兰人“流着血夺回国土,再流着泪给美国打工”。
特朗普对乌克兰稀土的执着,堪比酒鬼三天没喝酒。乌克兰稀土储量(如镓、铀、锂)价值超1.1万亿美元,而美国军工产业正因中国出口管制,陷入“稀土焦虑”。
只是,按彭博社说法,乌克兰只有焦土,没有稀土。所以,特朗普算盘很明确,漫天讨债无非只是极限施压一环,真正目的就是要乌克兰签下形形色色不平等条约。当然,乌克兰也要面子,泽连斯基放话“不会出卖国家”,要强摁乌克兰的头签字,也没那么简单。
当“高利贷债主”碰上“老赖”,这场闹剧如何收场?
特朗普解决美国财政困境的办法之一是能省则省,政府机构大刀阔斧精简裁员,退“巴黎协定”、退世卫组织、退人权理事会等,都只为从牙缝中抠出一点钱。美国当务之急是自己要过得下去,其他人死活与我何干,所以甭管有的没的债务,都往乌克兰头上砸,能捞多少是多少。
对泽连斯基而言,承认“债务”等于政治自杀。乌克兰民调显示,83%民众只愿在“获得安全保障”前提下停火,若此时出卖国家资源,泽连斯基支持率恐跌至负数。然而,美国协议草案只字不提安全保障,却要求乌克兰“十代人为之买单”,这等“卖国条约”谁敢签?
一个想多要,一个不想还,这场“讨债大战”最可能结局有两种:
如果在乌克兰和欧洲闹腾有用,美国或被迫将“5000亿账单”缩水为“矿产合作协议”,并附加模糊安全承诺。毕竟,若真切断“星链”或军援,导致乌克兰战败,美国苦心经营地缘利益也要崩盘。
若特朗普坚持“要钱不要脸”,乌克兰可能转向欧洲寻求安全保障。毕竟,美国副总统万斯不久前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说出真实想法,已经打破欧洲最后一丝幻想。欧洲正试图找回战略自主性,英国和法国有意向乌克兰出兵,波兰更是开始为乌克兰“星链”服务买单。若真让欧洲抱团取暖挺过去,美国想要债就麻烦了。
结语
美乌这场“债务罗生门”,本质上是一场“帝国霸权”与“小国生存”博弈。特朗普算盘再响,也算不过国际政治混沌法则;泽连斯基再硬气,也硬不过大国博弈时代车轮。唯一确定的是,当“赠款”变成“债务”,当“盟友”变成“债主”,美国亲手撕下的不仅是协议,更是全球霸权最后一块遮羞布。(海峡新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