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我军驻防南薰礁战士遇害,6人身亡,5人失踪,凶手至今成谜 1990年11月7日,南海舰队指挥部的无线电台前,通讯兵一次次呼叫着千里之外的南薰礁,电波穿越茫茫大海,却始终没有回应。这本该是例行联络的时间,南薰礁的守岛战士们往常都会准时回复,但今天,无线电里只有沙沙的噪音。 "再试一次!"值班军官紧锁眉头命令道。通讯兵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再次呼叫,依然没有回应。两小时后,南海舰队决定派出一支全副武装的战士前往南薰礁查看情况。 在前往南薰礁的两天航程中,舰上的战士们心情越来越沉重。每隔几小时,他们就会尝试呼叫南薰礁,可无线电中始终静默无声。南薰礁驻守有11名战士,即使有人生病,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无法应答。不祥的预感如同浓雾般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当支援船只终于抵达南薰礁时,远远就能看到高脚屋顶上的五星红旗依然在风中飘扬。但往常看到船只到来就会兴奋跑出来的守岛战士,此刻却一个也没有出现。整个礁盘死气沉沉,只有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在回荡。 "不对劲!"一名老兵低声说道,几名战士顾不上等船靠岸,直接跳入齐腰深的海水中,踏着湿滑的礁石,向高脚屋冲去。 推开高脚屋的门,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六具战士的遗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屋内,墙上和地板上布满了弹孔,屋内一片狼藉,显然这里曾经发生过激烈的交火。 检查遗体后发现,六名牺牲的战士中,四人是被枪击身亡,另外两人则是被扼住喉咙窒息而死。而岛上应有的11名战士,另外5人却不见踪影,连同岛上唯一的交通艇一起消失了。 战士们迅速搜索整个礁盘,在水下的珊瑚礁上发现了几支步枪,这些是守礁战士的制式武器,很可能是在混乱中掉入海中。更令人不安的是,在礁盘边缘的一处突出部分,战士们找到了一副眼镜,通过辨认,这是失踪的礁长张效忠的眼镜。 张效忠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海军战士,他怎么会丢失自己的眼镜?他和其他四名失踪的战友去了哪里?为什么会有人遇害,又有人失踪?南薰礁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问题如同礁盘上的那副孤零零的眼镜一样,成为了这起悲剧事件中最令人心痛的谜团。 要理解南薰礁悲剧,必须回到两年前的1988年。那一年的3月14日,中越两国在南沙群岛的赤瓜礁海域爆发了激烈的海战。中国海军在这场战斗中大获全胜,越南损失惨重:2艘军舰被击沉,1艘重创,近400人伤亡,40多名士兵被俘。中国借此胜利之机收复了南沙7个岛礁,南薰礁就是其中之一。 南薰礁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被称为"南沙中的南沙"。在南沙群岛56个岛礁中,中国只占据7个,台湾当局占据了太平岛等两个,其余大部分被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所占领。南薰礁如同一个楔子,深深地插入越南控制岛礁的包围圈中。东北面是台湾控制的太平岛,东有越军占据的鸿庥岛,南有景洪岛,西有大现礁,附近还有郭谦沙洲,这些都是越军的据点。特别是鸿庥岛,距离南薰礁仅5海里,岛上部署了超过100人的越军。 调查组在分析南薰礁事件时,越南军队成为最大嫌疑对象。自越南统一后,中越关系一直紧张。赤瓜礁海战的惨败让越军蒙受了巨大耻辱,他们很可能会寻求报复。从军事能力看,经过越战洗礼的越军特种作战能力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一流,他们完全有能力在夜间发动突袭,一举歼灭南薰礁上的11名守岛战士。 然而,质疑的声音也存在。1990年时,赤瓜礁海战中被俘的越南士兵仍在湛江受审,中国尚未同意释放这些俘虏。越南此时如果袭击南薰礁,无疑会影响到这些俘虏的归还。这一因素让越南的嫌疑蒙上了一层阴影。 调查组也考虑了其他可能性。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也占据了南沙的部分岛礁,理论上有动机对中国进行挑衅。但从地理位置看,这两国控制的岛礁距离南薰礁较远,要发动袭击需要长途跋涉,还要穿越越南控制区,风险极高。当时这两国与中国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发动如此冒险的行动似乎不符合逻辑。 台湾当局控制的太平岛虽然离南薰礁只有4海里,但1990年两岸关系已逐渐缓和,台湾当局没有必要做出刺激大陆的行为。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赤瓜礁海战期间,太平岛上的国民党军队还曾向大陆海军提供过后勤支持,这种历史友谊使得台湾军队的嫌疑几乎可以排除。 还有一种内部冲突的猜测。南薰礁生活条件极为恶劣,简陋的高脚屋不足10平方米,常年高温高湿,补给困难,官兵们长期与世隔绝,精神压力巨大。有观点认为,可能有战士精神崩溃,引发了内部冲突导致悲剧。但这种可能性相对较小,缺乏证据支持。 三十多年过去了,南薰礁真相依然被迷雾笼罩。随着2013年中国在南海开展填海造陆工程,南沙岛礁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守岛官兵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但那11位战士的命运,仍是南海深处一个无法愈合的伤痛。
1990年我军驻防南薰礁战士遇害,6人身亡,5人失踪,凶手至今成谜 1990年
熹然说历史
2025-03-01 23:13:55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