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大爷体检发现肾功能减退,‘大生化’新指标‘肾小球滤过率’竟成关键线索?这隐藏指数有何秘密,忽视它会怎样?” 前几天来了一位患者,李大爷,今年68岁,退休后一直觉得自己身体硬朗,平日里还能爬山散步,精神头十足。他常跟邻居吹嘘,自己一把年纪了也没啥毛病,连感冒都很少。 可这半年,他渐渐觉得不对劲,总觉得浑身没劲儿,吃东西也没胃口,晚上还老得跑厕所。 起初他没当回事,心想年纪大了就这样,忍忍就过去了。直到前阵子社区组织体检,他随手做了个检查,结果却让他傻了眼。医生拿着报告单说,他的“肾小球滤过率”低得离谱,肾功能已经出了问题。这话一出,李大爷和家人全愣住了——他平时没腰痛也没水肿,怎么就跟肾扯上了关系? 后来医生又安排了详细检查,才确诊是慢性肾功能减退。好在发现得早,经过调理,他的乏力感减轻了不少,夜里起夜也少了。这事儿让李大爷纳闷,那张体检单上的“肾小球滤过率”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为啥这么重要? 肾脏这东西,平时不吭声,可干的活儿一点不少。血液里那些废物、毒素,全靠它过滤排出去。而“肾小球滤过率”,简称GFR,就是用来衡量肾脏过滤能力的一个数值。 简单说,它算的是每分钟有多少血浆被肾脏清理干净。正常人这数字大概在90到120毫升之间,可要是掉下去,就说明肾脏干活没以前利索了。医生常通过抽血测肌酐,再用公式估算出这个值。它厉害的地方在于,能在你还没啥感觉的时候,悄悄告诉你肾脏是不是偷懒了。 可为啥这个指标被塞进了“大生化”检查里呢?原来,“大生化”是体检里常见的一套血液检测,过去主要看肝、血糖这些。这几年,医生发现肾脏问题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很多人压根儿不知道自己肾不好,等发现时已经晚了。于是,GFR就成了新成员。 它不像尿常规那样只看尿里有没有蛋白,而是直接盯着肾脏的“工作效率”。哪怕你没明显症状,它也能挖出隐患,让医生早点出手干预。 那啥会让这个滤过率悄悄下滑呢?年纪大了是个原因,人老了器官自然会慢下来。可别以为只有老年人才要操心,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常见病也能拖后腿。 血压高了,肾里的小血管容易被撑坏;血糖高了,肾小球也得跟着遭殃。还有抽烟、熬夜、吃太咸,这些生活习惯都在暗地里给肾脏使绊子。更有意思的是,有些药吃多了,比如止痛片,也可能让滤过率偷偷下降。所以,别看它只是个数值,后头藏着不少门道。 那要是这个数值低了,身体会咋样呢?早期可能就跟李大爷似的,乏力、胃口差,晚上老起夜。这些听着像小毛病,可要是拖下去,废物排不出去,身体就得闹脾气了。尿毒症这词听着吓人,其实就是肾脏过滤彻底罢工,毒素全堆在血里。 到那时候,光吃药可不行,可能得靠透析过日子。更别提肾功能差了,心脏、血管也容易跟着出乱子。所以,这指标不只是个数儿,它还是个警铃,响得早就能少受罪。 咋让这滤过率保持正常呢?先管住嘴,别老吃咸的、油腻的,多吃点水果蔬菜,清淡点最好。动起来也少不了,走走路、游游泳,能让血流顺畅,肾脏也高兴。还有,血压血糖得看紧,有问题赶紧治,别拖着。最要紧的是,别嫌体检麻烦,尤其是50岁往上的人,隔段时间查查这指标,心里有个底。肾这东西,不爱出声,可真要坏了,喊都喊不回来。 肾好日子才长久, 滤过率要常瞅瞅。 清淡饮食多运动, 体检别忘早预防。
“68岁大爷体检发现肾功能减退,‘大生化’新指标‘肾小球滤过率’竟成关键线索?这
安恒远养护说
2025-03-16 19:39:21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