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提问】“吃了降压药咋还头晕摔跟头?”我老邻居张叔今年68岁,高血压20年的

安恒远养护说 2025-03-25 19:07:15

【患者提问】“吃了降压药咋还头晕摔跟头?”我老邻居张叔今年68岁,高血压20年的老病号。 最近天暖和了,他大清早量血压跟坐过山车似的,上周还稳稳当当125/80,这两天突然飙到158/92,吓得他晚上偷摸多吃了半片药。 结果第二天起床眼前发黑,咣当摔地上送医院,医生说是乱吃药闹的低血压!这天气暖和了,吃降压药到底藏着啥危险? 【医生回答】开春这半个月,医院接诊的高血压急症患者比冬季还多三成。 气温回暖带来的血压波动堪称隐形杀手,您得注意这五大要命隐患: 头一桩就是"温度陷阱"。 血管像橡皮筋,昼夜温差超10℃就会反复伸缩,温度每降1度,血压就涨1.3毫米汞柱。 好多老人像张叔这样,看见血压计数字跳就慌神。其实春季清晨低温刺激血管收缩,血压自然往上窜,这属于正常波动,擅自加药反而危险。 第二个坑是"药物过山车"。有些降压药像地平类,天热时药效会增强,原本吃1片刚好的,暖和了可能变成1.5片效果。 北京协和医院数据显示,每年4-5月因擅自调药住院的老人占全年四成,最要命的是利尿剂,天热流汗多再吃利尿药,血容量唰唰掉,头晕摔跤都是轻的。 第三个雷区是"春困陷阱"。春天新陈代谢快,心脏负担本来就重,这时候要是按冬天习惯吃高盐腌菜、酱货,盐分锁住水分,血压更难控制。 山东某三甲医院统计,春季高血压患者日均盐摄入超标2.3克,中风风险直接翻倍。 第四个隐患藏在衣柜里。老人们急着换薄衣裳,早晚遛弯不注意保暖。 后脖颈子受凉,交感神经立马亢奋,血压蹭蹭涨。上海瑞金医院做过实验,后颈贴个暖宝宝,高血压患者平均血压能降8毫米汞柱。 最要命的是第五个"沉默杀手"——H型高血压遇上倒春寒。 这类患者血管里同型半胱氨酸超标,血管脆得像玻璃,春天温度上蹿下跳,脑出血风险比常人高6倍。 好多老人压根不知道自己属于这类型,按普通高血压治,出事都来不及救。 给您支五招保命诀窍: 1. 每天早7点、晚7点定时量血压,记录半个月再看趋势 2. 降压药别放床头柜,锁在固定药箱防随手加量 3. 洋葱式穿衣,马甲、围巾随时穿脱 4. 吃绿叶菜补叶酸,每天至少半斤 5. 晒太阳选上午10点,既能辅助降压又补钙 记住老张的教训,开春调药必须找大夫。 血压计上的数字会跳舞,咱的心可别跟着瞎蹦跶!

0 阅读:0
安恒远养护说

安恒远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