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坛平稳过渡彰显制度韧性! 当地时间3月25日,德国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向现任

语兰谈趣 2025-03-26 09:43:47

德国政坛平稳过渡彰显制度韧性! 当地时间3月25日,德国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向现任总理朔尔茨及其内阁成员移交解职证明,标志着上一届联邦政府正式进入"看守"状态。 根据德国《基本法》规定,朔尔茨内阁将继续履职至新政府组建完成,这一程序性安排既体现了德国政治体制对行政连续性的保障,也凸显了其制度设计中权力交接的规范性与稳定性。 此次权力过渡遵循了德国宪法明确的"双轨制"原则: 一方面,旧政府在新政府成立前保留"看守"职能,确保国家治理不因选举周期出现真空; 另一方面,新一届联邦议院同日召开首次会议,基民盟议员朱莉娅·克洛克纳当选议长,标志着立法权已实现无缝衔接。 这种行政与立法权力分阶段更迭的模式,既维护了政府运作效率,也为各党派协商组阁留出必要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传统大党的基民盟重掌联邦议长职位,可能预示着德国政治格局的微妙调整。 尽管当前朔尔茨领导的"交通灯联盟"(社民党、绿党、自民党)仍在组阁谈判中占据主动,但保守派力量在议会关键岗位的回归,或将为其在后续立法议程中争取更多话语权。 不过,从德国战后历史看,议长职位更多承担协调议事的中立角色,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政治博弈。 德国政治的成熟性在此次过渡中再次得到验证。 自1949年《基本法》生效以来,即便经历两德统一、欧债危机等重大挑战,德国始终保持着政府更迭的平稳有序。 这种制度韧性不仅源于对宪政规则的严格遵守,更植根于各政治力量对程序正义的高度认同。 在当前欧洲地缘政治动荡、经济复苏承压的背景下,德国政坛的稳定过渡无疑为欧盟提供了重要的"定锚"作用。 随着新立法任期的开启,朔尔茨政府如何在"看守"状态下应对能源转型、俄乌冲突等紧迫议题,基民盟能否在议会框架内发挥建设性作用,将成为观察德国政治走向的重要窗口。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成熟的制度框架下,德国政治的齿轮将继续沿着法治轨道平稳运转。

0 阅读:0
语兰谈趣

语兰谈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