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五年的早春,天气还有些冷。西北那边的风沙还没停,兆惠将军就带着打胜仗的队

不服输的六子 2025-03-26 10:49:10

乾隆二十五年的早春,天气还有些冷。西北那边的风沙还没停,兆惠将军就带着打胜仗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居庸关。兆惠可厉害了,他带兵平定了准噶尔和大小和卓的叛乱,身上的战袍沾满了血渍,那都是他打仗拼命的见证。谁能想到,就在距离紫禁城还有十里地的时候,兆惠碰上了天大的惊喜——乾隆皇帝竟然亲自坐着銮驾,出了正阳门来迎接他。 当兆惠骑着马走进永定门,乾隆皇帝一下子从銮辇里站了起来。旁边的御前侍卫慌慌张张地把缰绳递过去,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乾隆皇帝直接伸手接过了缰绳。他身上穿的龙袍下摆,轻轻扫过青石板上还没化完的薄冰。这可是违反老祖宗规矩的事!自从皇太极打下中原,建立清朝,从来没有哪个皇帝给臣子牵过马。跟在乾隆身边的那些文武大臣,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谁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爱卿为国家立了大功,吃了不少苦,朕理应为你牵马。”乾隆的声音在清晨的雾气里传了出来,连城楼上的寒鸦都被惊飞了。兆惠一听,心里又惊又怕,赶紧就要下马谢恩,乾隆伸手按住了他的肩膀,接着说:“这次打仗太重要了。要是丢了伊犁,陕甘地区就不得安宁;要是丢了回部,玉门关也得危险。爱卿你冒着生命危险,守住了咱们西边的疆土,朕牵这匹马,其实就是希望天下太平。” 銮仪卫的人拿着金瓜钺斧,整齐地排在两边。兆惠的战马“哒哒”地往前走,马蹄声清脆响亮。文武百官跟在后面,他们穿的官服被春风吹得哗啦哗啦响。队伍走到棋盘街的时候,等在那里的老百姓看到皇帝给将军牵马,一下子沸腾了。大家都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大声喊:“圣主明君!圣主明君!”那场面,热闹极了。 这场特别的入城仪式,整整持续了两个时辰。队伍到午门的时候,乾隆笑着转过头对兆惠说:“我听说民间有句话,叫‘文臣抬轿,武臣牵马’。爱卿你既能让朕给你牵马,又得到老百姓的拥护,这两样好事都让你占了,可真是不简单!”兆惠赶紧跪在地上谢恩。就在他抬头的时候,看见午门城楼上,福康安正靠着栏杆微笑。福康安也是个了不起的将军,后来平定了台湾,二十年后,他也得到了皇帝牵马的待遇。 在紫禁城,铜鹤香炉里的香一直冒着烟。这场皇帝给臣子牵马的事儿,成了清朝武将最大的荣耀。后世人说起这件事,都感叹:“汉朝和唐朝,会给功臣画像挂在云台;明朝和清朝,会把将相的画像放在紫光阁。可皇帝亲自给臣子牵马,整个清朝,也就兆惠和福康安两个人有这待遇。”那匹跟着兆惠立下大功的大宛马,死后被埋在了御花园东边。它的墓碑上刻着“龙骧万里”四个字,那是乾隆皇帝亲手写的,到现在还能看出当年的气派。 这件事听起来像个传奇故事,却实实在在发生过。乾隆给兆惠牵马,不只是对兆惠个人的认可,更是在告诉天下人,只要为国家做出贡献,就会得到敬重。

0 阅读:36
不服输的六子

不服输的六子

不服输的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