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李克农突然笑问毛主席:“主席,你知道美国总统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毛主席顿时来了兴趣,没说话,等待下文。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3.21“最神秘”上将李克农:未指挥部队打过仗的上将(3))
1949年那个寒冷的冬天,西伯利亚的风刮得特别猛烈,一趟特别的火车正慢慢开往莫斯科,车厢里,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的主席毛泽东,和经验丰富的情报专家李克农,正在随意地聊着天,气氛比较轻松。
聊着聊着,李克农带着笑容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主席,您知道美国的总统每天早上到了办公室,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吗?”毛泽东听了,显得很有兴趣,挑了挑眉毛,没有说话,想听听李克农接下来要说什么,这次谈话的内容,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1945年,抗战胜利在望,但中国面临新的政治难题,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实则另有图谋,为了了解蒋介石的真实想法,毛泽东派李克农秘密调查,李克农日夜监听国民党电台,获取了关键情报,蒋介石设下圈套,如果毛泽东答应赴约,就会被扣留,如果毛泽东拒绝,共产党就会被指责破坏和平。
蒋介石自认为计划周密,天衣无缝,但他不知道自己的计谋早已被李克农看穿,情况如此危急,毛泽东还是果断决定去重庆,把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临走之前,李克农非常着急,再三叮嘱各种注意事项,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流下了眼泪,然而,毛泽东却显得非常轻松,笑着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怎么用咸豆豆送我,既缓解了紧张的氛围,也体现了他作为领袖的卓越气魄。
三年后,解放战争打得如火如荼,延安也经常遭到轰炸,有一次,一颗炸弹落在毛泽东住的窑洞附近,爆炸声震耳欲聋,大家都吓坏了,毛泽东却很冷静,继续在地图上分析敌人的动向,还笑着说炸弹的碎片可以用来做菜刀,他之所以能这么镇定,多亏了李克农和他领导的情报部门,他们一直在默默保护着毛泽东的安全。
1949年,新中国建立伊始,毛泽东主席启程访问苏联,在前往莫斯科的专列上,就发生了文章开头所描述的那件事,李克农解释说,美国总统每天上班首先阅读的就是各类情报,以此强调情报工作的重要性。
毛泽东听后立刻明白了其含义,表示自己“随到随看,不怕多只怕少”,并且承诺将会和斯大林讨论情报合作的问题,在苏联访问期间,毛泽东确实践行了自己的承诺,后来,李克农接到命令前往苏联,与苏方洽谈情报合作的各项具体安排。
毛泽东要求与苏联合作要百分之百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不留任何余地,但是,心思缜密的李克农在执行这个指示时,并没有完全照做,他一直保持着警惕,没有把中国的情报全部告诉苏联,而是有所保留,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克农的这种小心谨慎非常正确,几年之后,中苏关系变得不好,苏联想利用之前从中国获得的情报来打击中国,但是因为李克农事先有所防备,中国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害。
1955年,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有些特别,是解放军里唯一一位没带兵打过仗的上将,1957年,李克农不小心摔了一跤,伤到了脑袋,记忆力大不如前,让人感动的是,当他慢慢恢复记忆后,最先惦记的是那些曾经在敌人内部做秘密工作,却因为各种原因被人误解、蒙受委屈的同志,李克农尽力为他们证明清白,恢复他们的名誉和应有的待遇。
1962年,李克农不幸去世,“文革”那个特殊时期,周恩来和毛泽东都曾公开赞扬李克农过去做出的重要贡献,顶住各种压力,努力维护了他的好名声,不让其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从重庆谈判的暗流涌动,到延安炮火的硝烟弥漫,再到通往苏联专列上的秘密会谈,李克农的情报生涯紧紧跟随中国革命的关键转折点,他机敏的头脑、谨慎的作风,以及毛泽东给予他的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共同成就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谍战历史。
绿叶
值得尊敬。
沧南昇
红色特工之王啊!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