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里的西红柿🍅。
在荷兰,种出一公斤西红柿需要耗费9.1升的水。全球平均水平,210升。
这些西红柿黄瓜卖的比南欧的便宜,但吃过的都知道,荷兰的温室西红柿没有味道,没有香气,胜在长相标志整齐,被嘲笑为“装饰品”……
即使如此,因为价格便宜且可全年供应,荷兰的温室西红柿在欧洲并不愁卖。
荷兰的农业有多牛?按照价值计算,他们是全球第二大食品出口商,仅次于美国,可美国的种植面积是荷兰的270倍。美国靠体量,荷兰则是靠着农业科技和庞大的温室种植提升效率和减少资源利用……
从2000年开始,荷兰就提出目标,要用一半的资源(土地,肥料,水源……),生产出两倍的食物。当时温室里的农作物已经可以减少90%的用水量。从2009年开始,荷兰养殖业和畜牧业就把抗生素的使用量减少了6成。
可标准化养殖代价是无法达到食物原有的口感。
农业和食品公司现在都在聊同一个话题:2050年全球将有100亿人口(当下有75亿),所以无论是地球的土地,水源,还是农场都无法承载喂养全人类的重任。也就是说,二三十年后“饥饿”问题会更严重。在这一背景之下,人造肉,昆虫粉,替代性奶制品都成了科技宠儿,虽然眼下假的比真的金贵,但未来的应用场景,就是穷人的替代食物。
努力工作,好好赚钱才是正道。不然以后都吃不起自然清香的晒过太阳经历过风雨的西红柿,吃不起草饲长大的牛肉,更喝不起浓郁的鲜牛奶。。
那些天然食物的美好,且吃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