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搬运工系列之樊登老师“帆书”讲书系列之——《拥抱那只黑狗》(8)…… 你将获得: ★各年龄段(含青少年)抑郁症的病因 ★日常可操作的抑郁自助疗愈方法 ★重塑认知,让自己和亲友积极拥抱生活 书接上回 樊登:也就是说,小孩子更容易抑郁,是因为他本身大脑还在发育的过程当中。你看父母两个人吵架,小孩子都会认为是自己的错,这就是他片面化的一个表现。 汪瞻:对,一个错误的归因。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早年的时候,樊老师可能知道我们行为主义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大牛叫华生。他有一句名言,叫作:“给我一打婴儿,我就可以把他培养成总统、乞丐等各种类型的人。”他的一个理念是什么?不能惯着小孩,不能抱小孩,一旦抱小孩就是惯着他。结果他的三个小孩,两个早夭,一个终身抑郁。你看,他听起来好像很对,他讲得义正词严,他是专家,但是科学检验后发现不是这样。 樊登:他会把孩子逼死。 汪瞻:对,而且当年真的是这样,当年美国有几百万的家庭听了他这样的蛊惑,认为他是专家。因为那时候科学的理念还没有很完善,所以人们认为专家说的就是对的。但实际上,这个专家害得将近百万的美国婴儿夭折。你就想一想,一个理论没有被科学检验的后果有多可怕。咱们知识分子最应该讲的是经过检验的东西。 樊登:所以“循证”这两个字特别重要。比如说你今天遇到一个大师,这个大师跟你讲了一句话,你突然觉得应验了,特别好,这个大师预言了我今天要获得好运,这个不叫作循证,这个只是“碰上了”。而且你的头脑会自我验证,然后你就会相信这个大师,由他来决定你的命运,那就完蛋了。循证就是你需要去做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汪瞻:要排除很多的干扰。科学家是怎么去反驳华生的这个理论的呢?我这本书里面也写了,就是另一个心理学家叫哈洛,他做了一个“恒河猴实验”。 他给了一个小猴子两个“妈妈”,一个有奶水的铁妈妈,一个没有奶水的绒布妈妈。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作“有奶便是娘”,但实际上这个科学实验驳斥了这句话。我们会发现这个小猴子,一天24个小时里面有将近19个小时紧紧地抱着那个绒布的妈妈,只有饿得不行的时候才去吮吸几口奶水。 所以你可以知道,我们哺乳类动物其实是很渴望这种肌肤之亲的。 你越是对你的孩子严格、严厉,其实你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这种无助、无望和没用的感觉。“我但凡有用,我妈对我的态度怎么会这么差呢?”相反,你真的可以去拥抱你的孩子,给他这种肌肤之亲,这才是对他成长最有利的一个帮助。这都是实验去验证过的。 樊登:你刚说了一个是灾难化,一个是片面化,还有一个是什么? 汪瞻: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讲的“绝对化”。刚才樊老师也提到了,就是“应该这么做”“一定要这么做”“必须这么做”。你看,这三句话一说出来,你就画地为牢了。没有一个人画地为牢还能够过得很好。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经常会举这个例子,就是我家有只猫,它有个猫窝,很小,我会问我的病人:“假设我把你这个人装到一个猫窝里面,给你那么多条条框框,你会舒服吗?”他说:“我不舒服,很难受。”如果我们把我们的思维也装到一个小盒子里,给它那么多“一定”“应该”和“必须”去困扰它,那我们的思维本身其实也是很难受的,我们的大脑也会更难去跟这个客观世界做更多的互动。 当一个人的主观世界被压抑的时候,他和客观世界就会分裂开来,他就没有办法去发挥他大脑正常的功能。抑郁还是轻的,那更严重一点可能会出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裂,就是我们讲的精神分裂。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知识搬运工系列之樊登老师“帆书”讲书系列之——《拥抱那只黑狗》(8)…… 你将
识赛谈生活情感
2025-03-27 08:50: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