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潘德辉回大陆探亲,返回台湾给孙立人带回一张照片,没想到看到照片后,已经88岁的孙立人竟对他行跪谢大礼。 吓得潘德辉赶紧去搀扶这位老人:“这如何使得?将军您真是折煞我了,属下不过是做了应做的事情。” 孙立人眼含热泪地被潘德辉扶到位置上,他依旧万分感激地道:“若不是你,若不是你……我或许就要抱憾终身了啊……” 被蒋介石困在台湾一困就是三十多年,孙立人望着上空那一片狭小的天地,心中紧紧记挂着的是大陆故乡。 本来是个文人的他以安徽状元的优势考入了清华,后来又公费留学美国,虽远在天涯依旧顾念祖国,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投笔从戎,考入了美国著名军校。 一直惦记着祖国安危的孙立人并没有心急,他耐心地完成了军事相关的学习,也专门去到当时所谓军事前沿的国家去学习考察。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立人带领着一支被认为是“非正规部队”的队伍奔赴淞沪会战前线,抵御外敌的国难当头,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热血沸腾,即便是要用生命鲜血去浇筑,也要为中国大地拼出一条血路。 这一场战争伤亡惨重,成千上万的人奔赴战场,孙立人带着队伍和兄弟团相互配合,勇猛无前地给了日军重磅一击。 只不过占有火力优势的日军还是从防锁线的薄弱点突破,使得我军战士不得不后退重新调整部署。 战火打得如火如荼,双方激战有来有回,孙立人也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全身被炮火扎伤了13处,昏迷了三天三夜又顽强地挺了过来。 身体中还有一块儿深嵌的弹片没法取出,孙立人毫不在意地催促着伤口快速愈合,随即又率部参加武汉会战。 这个接连立下战功的军事新秀也被众人所看见,更是在1942年率军入缅作战,不仅以少胜多更是解救了大量的友军,完美地拿下了仁安羌大捷,一战成名。 孙立人在抗日战场上留下来的威名赫赫,以至于无数日寇闻风丧胆,不敢在战场上直面他。 但盛名之下总有危险潜伏,随着蒋介石溃败逃至台湾,孙立人的处境竟然也在不知不觉间变得如芒在背。 蒋介石的疑心病总是会时不时地发作,而抗日将军孙立人也随即被一场阴谋席卷,没多久就被蒋介石给软禁了起来,谁曾想,一关就是33年。 孙立人心中的苦闷无限,他心中一直在记挂着思念着自己的故乡,对于自己无能为力反抗的局面感到十分地无可奈何。 眼看着孙立人日渐消瘦,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即便是医生三天两头地往这跑,他也没有一点起色。 其实包括孙立人在内的家人都知道他的病怎样才能好,可就是没有办法帮他解决,这是他的心病,是他念着故乡的愁闷,是他无法回去的遗憾。 直到蒋家父子都离世之后,台湾内部格局形势也出现了松动,孙立人曾经的战友们也都在积极地为他活动,想要让这位老将军得到一丝圆满。 潘德辉和孙立人时常有着联系,他对于孙立人的心愿和遗憾心知肚明,所以在他得到回大陆探亲的机会时,心中不由得时时记挂着老将军。 孙立人给他写的信中感慨万千,而潘德辉回到大陆之后,将自家事情处理完就动身前往了孙立人的故乡。 彼时能够记得孙立人的自然也都跟他一样是个面容嶙峋的老人了,潘德辉费了一番功夫来到了孙家祖地。 他并不是随便来走一趟,潘德辉按照中国人回乡扫墓祭祖的规矩习俗,代替他那不能亲自回乡的老将军,来祭拜孙家的祖宗先辈。 整个仪式都十分庄重,潘德辉的心情也十分沉重,这一刻他仿佛被孙立人附身,心中泛起一股与祖地的牵引。 他专门请来了一位摄影师,用照片定格了这一刻,还把扫墓祭祖整个仪式的过程也都细细地记录了下来,然后带回去交给了孙立人。 孙立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忍不住跪下向潘德辉行了一个大礼,感激他所做的一切。 即便孙立人无法回到故乡,但他始终念着自己的根,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根在何处。 “不葬大陆,棺不入土。”这是孙立人的遗嘱,所以他离世后的棺椁一直立在地面。
1988年潘德辉回大陆探亲,返回台湾给孙立人带回一张照片,没想到看到照片后,已经
裂谷长河
2025-03-27 10:22:26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