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声不响的福建人,凭什么让1600万海外同胞成“隐形经济核弹”? 福建的可怕不在于省内3900万人,而在于海外1600万闽商构建的“地球村经济体”。 纽约唐人街90%的中餐外卖由长乐人掌控,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带着香格里拉酒店征服五大洲,福清帮用钢铁洪流般的物流网络串联起23国港口。 福建人骨子里的闯劲儿,是刻在基因里的生存法则。宋元时期,福州莆田男儿就视出洋为正途,凭借“海上丝绸之路”闯荡全球。 如今,这种精神演变为“善观时变、顺势有为”的商业智慧。郭鹤年当年带着香格里拉酒店打天下,硬是把这个品牌开遍五大洲,靠的不是关系,而是精准捕捉全球旅游业崛起的风口。 福清帮更绝,他们玩的是港口——23个国家的码头,都有他们的身影,构建起“海上丝绸之路”般的物流网络。 诚信,则是闽商在海外立足的根基。在伦敦吃日料,可能是莆田人开的店;住迪拜的豪华酒店,可能是泉州人建的。这些福建人深知,在异国他乡做生意,信誉比黄金还值钱。 他们从“三把刀”文化起步——菜刀开餐馆、剪刀做服装、剃刀开理发店,看似简单的小生意,却靠诚信经营积累起庞大财富。每年300亿美元的汇款,相当于再造半个福建省的GDP,但这只是明面上的数字,地下经济网络更庞大。 福建人不满足于传统行业的“小打小闹”,正往高科技、金融、房地产等领域进军。第二代、第三代闽商开始接班,把家族企业推向更高层次。例如,三棵树从传统涂料企业转型为绿色科技巨头,打造“健康漆”理念,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还进军汽车涂料领域,打破国外垄断。 跨境电商领域,闽商更是异军突起:2024年福建省跨境电商出口额达1788.1亿元,莆田、厦门、泉州跻身全球亚马逊卖家热门城市前三。 这种转型,源于福建人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当全球数字化浪潮袭来,闽商迅速布局跨境电商、智慧物流等领域。纵腾集团构建覆盖220多个国家的物流网络,紫鸟浏览器成为跨境电商行业“标配”;MoonSees培训百万卖家,助力3000多家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在绿色经济领域,三棵树投入3835万元用于生态环保,打造“绿色工厂”,带动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最让人佩服的是,闽商不管走到哪里,都不忘本。赚了钱,第一件事就是回乡投资。泉州、晋江等侨乡,正是靠着这些游子的反哺才发展起来。例如,泉州2024年GDP突破1.3万亿元,民营经济贡献超80%,其中闽商投资的项目占比过半。政府也积极响应,推出“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吸引海外闽商回流参与国内经济建设。
从统计年鉴看厦门的市区面积大于福州,泉州的市区面积相当于厦门一半的水平,见此情景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