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为何迟迟不肯挥师北伐?究其根本,乃是战争开销之巨令人咋舌!想当年,辛弃疾在湖南安抚使的任期内,倾尽心力,精心组建了一支名为“飞虎军”的地方武装,人数虽仅三千,但其筹建费用竟高达四十二万两银子,这笔巨资几乎等同于南宋每年向金朝缴纳的保护费总额。正因如此,监察御史王蔺严厉弹劾辛弃疾,指责其挥金如土,而这还未将战后赏金与抚恤金计算在内。试想,若要发动北伐,所需兵力至少二十万之众,一年下来,仅是维持这支大军的吃穿用度,就得准备至少三千万两银子,且胜负难料。倘若战事旷日持久,拖上个两三年,那耗费恐将突破一亿两之巨!如此沉重的经济负担,让南宋朝廷对北伐望而却步。
其实挺逗的,莫非其它朝代都不开疆土拓养兵都不用💰?说到底,既得利益集团不愿意武人因功得势分润了它们的权势。宋防内武甚于防外。却忘了自己的一切都是依附于“宋”这艘大船。
次事只能怪赵构,冤杀了岳飞父子!武臣见此,岂不寒心,谁愿谁敢北伐!倆宋虽然文采斐然,但是催折武人士气,终使神州陆沉,遍染腥膻!赵宋实为汉人之耻,不及朱明多矣!
宋朝北方30%金国人居民。若北伐成功,那宋朝制度就必须巨大改变。宋朝必须文明倒退允许殉葬陋习等,这是宋朝士大夫难以接受的。这不是怂的问题,而是,汉文明延续的问题。
倪组富
左公宗棠当年要是这么想,现在的甘陕二省加新疆就变斯坦了,指不定催生出什么哈犬斯,哈驴斯来
相信总会有一天大海把沙漠染蓝 回复 05-15 15:05
贾似道搞改革的原因就是因为朝廷没钱花了
凡客 回复 相信总会有一天大海把沙漠染蓝 05-15 15:10
不是没钱,被权贵贪了。
一笑
辛弃疾:除了李白,诗词界我武力第一。
倪组富 回复 05-16 19:39
你这个外号很准确[得瑟]
曲金烨 回复 05-15 12:50
岳武穆:我好像也是诗词界的。岳家枪了解一下? 颜真卿:字画界应该也行!
冈布奥吉斯
短视,军事力量是保障一个国家生存安全的根本。没军事保障你省的钱再多也是被人抢走被贪污走。
小二上壶茶 回复 苏格拉没有底 05-16 16:23
你忘了军功制和举贤令了,这可是皇室限制士族的重要力量,普通地主是小康,上台之后大捞特捞心里比士家强多了,毕竟士家更追求权力,物质该有的都有了。而且从事实上来说,文武分明的宋明两朝确实不喜欢扩张,宋朝没有好的元帅吗,明朝没有文官懂得指挥作战,都有,但人家就不干,喜欢搞内讧,两大王朝快灭亡的时候还在京城里面斗着呢。两种制度之下,一种汉唐辉煌,一种宋明的憋屈,看不上你普通地主阶层的科举士子,那不是很正常吗。而且事实上只要你有能力,世家也会帮地主平民阶层,前提是成为外性子弟,或者通婚。毕竟世家的人口也不多,需要外部新鲜血液。不然的话就等着举贤令或者去参军晋升
苏格拉没有底 回复 05-16 00:35
宋朝的科举虽然有诸多不足,但毫无疑问是时代的进步且是巨大的进步。士大夫从士族门阀中产生转变为由普通地主中产生。扩张跟文武之分没多大关系,打下来的地盘需要治理也就扩大了文官的数量,历朝历代发动统一战争时往往能大致做到文武相辅相成,扩张需要付出代价来治理这就产生了分歧这跟文武之分没关系,唐朝同样有类似的思辨。再说世家子弟普遍较为优秀的结论我并不认同,从魏晋到隋唐普通地主家庭子弟几乎没有出头之日,所以才会有世家子文武双全的错觉但实际上这种人在哪个时代都是极少数,有大把的世家子不胜任的情况这种现象在魏晋尤为突出,做官或者为将总归是要实践的,家学渊源只能是节省时间就如同李世民二十出头就横扫诸侯他的出身是刘裕一辈子渴求而不可得的,但这两个人如果互换我不认为李世民能在东晋那个时代快速横扫天下,宋朝的科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万千人中卷出来的官僚精英团队能力肯定是不差的,且武人跟政治剥离开来是有必要的,武人深度参与政治危害确实太大了。
司徒有虚名
军费这么高,战斗力却这么差
天涯沦落人
南宋北伐4次,都失败了,有历史总结,民心苟安,兵卒也是敷衍,任谁来都光复不了,只有抵抗守卫才是拼力的[开怀大笑]
用户13xxx95
战争不仅仅只有付出,还可以抢勒,把金国抢空,财富不止3千万的,,看看欧洲现在这么富,就是抢了美洲的。几代人可以躺了。
咕咕达
就费于敌才是战争的正确打开方式,哪些脑子进水的腐儒,大谈仁义,这样战争开销不起,
用户10xxx38
武将只知道打仗立功封妻荫子,老子文官就得赚钱备粮打赢了还好,输了还得割地赔款。关键官家他都不想打与领导保持一致才是为官之道。
用户10xxx27
打着抗金的旗号敛财
汗舞帝
经济基础难以支撑政治目标 政治方向可以改变经济进程 富国强兵,复国强兵 北宋后期的皇帝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唯独不知兵,不懂军事,不务正业
涛哥
南宋穷人富人官员皇帝都不想付出大代价收复中原还要花大价钱重建
阿外山的大爷
老辛被弹劾罢官毁就毁在贪财上,好像是挪用公款
何以笙
南宋自认王师,去了北方,又不好因粮于敌方,而大肆抢掠当地百姓,补给几乎全靠自给自足。二十万之数,只是正规军数目,还需佂发大量民众运送给养和维护城池道路,起码需要上百万人员。
大宋遗民
任期内平均每个士兵身上花140两,已经是全部开支,包括装备营房等在内了
gcgy2006
战争打的不光是血肉、经济,更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气节,就是常言说的: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张脸!
逍遥子
开禧北伐和端平入洛都失败了哇
小白
南宋在岳飞死后还是北伐发过几次的,只不过都没什么进展,
10086
不多吧,岳家军每年中央支付的军费超过500万贯,算上自己防区内收的税粮食,一年超过800万。
用户10xxx93
脑袋有坑吧,想的是什么
金刚
不是说宋一年收入1亿两吗?封建社会收入最高的
倪组富 回复 03-31 23:50
那纯属网络谣言,南宋得岁入是按“贯石匹两束”计算,把不同单位计量的东西加起来得出个一亿六千万。然后再一折银价,整出个一亿两。实际上宋朝的赋税征收内容很杂,有钱,有银,还有米绢布丝等实物,比如一两丝价值50文钱,让某些人胡子眉毛一把抓,就变成一两丝=一贯钱=1两银子,仅这一项就虚涨出20倍来。你就知道这个网络数字有多水了
金刚 回复 倪组富 04-01 06:43
正解
镰刀DF30501
不是没北伐过,隆兴北伐,开禧北伐都证明了实力才是王道
用户10xxx93
就这点头脑也好意思说历史,笑话
潇洒哥
延续啥?当时南宋的赋税是北方沦陷区的二十倍!你以为打仗就是大家一起上,首先南宋的居民愿意吗?还有北方沦陷区的同志愿意南宋回来吗?反而抵抗最狠的是汉人
jhhxd
南宋有一股汉奸势力,北伐就会卖国
轻风春雨
都这么想,所以武备不振
海东青
自从澶渊之盟以后,宋朝就发现,给岁币比打仗划算,不但比军费省钱,还能通过边关贸易把钱挣回来,而且避免了武将把持兵权。但是这样也使宋朝不修武备,被金国灭了一半,在被蒙古彻底灭掉。
日出东山
一说战争就拿开销说事!
用户10xxx53
又省钱的方法啊,宋不用啊,老朱怎么北伐的,以土地充军饷啊。
frank
以前都是征兵或者府兵,打仗朝廷开销还凑合,即使这样富裕的隋朝也被杨广三怔高句丽打垮了。宋是募兵,打起来开销更加大了,看看种师中,打仗的时候不发钱,士兵直接不干了,这还打毛线啊。打下来收不到税,还要倒贴钱,明朝的越南就是这么放弃的。
真的假不了
这就是南宋永远不能代表汉人的原因……
Sagittarius
江南士绅集团短视
zxyemoren
其实主要是无法像开国时战争其实就是国力提升的发动机。。。
野兽良民
你不北伐,那大宋那上百万军队就不花钱了?
大国崛起 回复 05-14 20:47
直接就地解散[裂开]
折翼のangel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3000人要42万两白银?人均100两?其次为什么其他国家撑得起?哪怕是穷兵黩武但悬殊真这么大吗?
北极熊
这是商人思维,偏安一隅,最后都会被灭国。
用户11xxx27
都这样想的话就让别人欺负到死算了
秦岭
可以拿来做赔款,不拿来建军队。
核心竞争力
别洗了,说的好像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朱元璋南征北讨不用钱似的。自己烂要承认,难道赵构不知道秦桧是从金营回来的?为啥能一点不怀疑的就让他当宰相?难道他不知道岳飞是忠臣良将?赵构就是烂,没有别的原因。
李cheng雨
对世家没啥好处,还要额外花钱,自然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