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夏末,有着“评剧皇后”之称的白玉霜正在天津北洋戏院演出,她身段婀娜,唱

蜀山史道 2025-03-28 09:19:45

1942年夏末,有着“评剧皇后”之称的白玉霜正在天津北洋戏院演出,她身段婀娜,唱腔动人,观众们如痴如醉。“天啊!血!” 突然,一声尖叫在台下响起!白玉霜的戏服上赫然是殷红一片,而汩汩的鲜血还在顺着她的腿蜿蜒而行!有胆小的女观众被这情景吓得尖叫出声,演出被迫中断,而白玉霜也被人搀扶下台……“我死,也要死在戏台上!“

白玉霜,民国时期的著名评剧演员,是那个时代家喻户晓的“评剧皇后”。她的嗓音特点鲜明,低音宽厚且圆润,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音色优势。为了更加突显自己的优势,白玉霜大胆创新,创造了低弦低唱的演唱方式。她并不依赖高亢的嗓音来迎合观众,而是通过深沉且细腻的表演来打动观众。她的演技无论在火辣的激情还是细腻的情感表达上,都能够深刻传神,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然而,随着的声名鹊起,许多人开始关注她的戏班和私人生活,白玉霜在管理自己的剧团时,不免因事务繁忙而忽略了一些人际关系。就在此时,《新民报》的主编吴菊痴便因未能得到白玉霜的照顾而心生不满。他借机指使手下在报纸上编造关于她的种种谣言,污蔑她“摆架子、耍大牌、骄傲狂妄”,甚至公开“揭发”她的私人风流事宜。面对这些不实指控,白玉霜决定采取措施来化解这场风波,于是她请吴菊痴吃饭,并在饭桌上递给他一个红包,希望能够平息事端。

然而,吴菊痴在酒席后离开时,却突然被人抢杀。由于白玉霜是最后与他接触的人,日军毫不犹豫地将她逮捕。被带到监狱后,她遭遇了极其惨无人道的虐待。日本宪兵用棕毛绳残忍地折磨她,这种暴行给她带来了深重的身体伤害,也使得她从此落下了致命的病根。尽管她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才通过托人活动得以获释,但身体上的创伤始终未能愈合。她虽在台上继续演出,但由于病痛的困扰,她的表演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1942年的夏末,天津北洋戏院内座无虚席。这座建于清末的老戏院,见证过无数名角儿的起落沉浮,而今天的主角是享誉津沪的"评剧皇后"白玉霜。她正在台上倾情演绎一出新戏,婉转的唱腔在戏院内回荡,观众们沉浸在她精湛的表演中。

白玉霜的每一个身段都是那样优美细腻,一颦一笑间尽显功底。台下的戏迷们都说,这些年来,能在评剧界独领风骚的,也就只有她了。舞台上的灯光映照着她精致的戏服,将整个剧场渲染得如梦如幻。

然而,就在演出进行到关键处时,一声惊恐的叫喊打破了剧场的宁静。有眼尖的观众发现,白玉霜的戏服下摆竟渗出了殷红的血迹,而且还在不断蔓延。鲜血顺着她的腿慢慢流淌,在台板上留下了触目惊心的痕迹。剧场内顿时骚动起来,有胆小的观众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吓得惊叫连连。

演出不得不被迫中断,几个熟悉的戏班成员赶忙上前搀扶白玉霜。尽管面色苍白,但她仍强撑着不愿离场。直到实在支撑不住,才在众人的劝说下慢慢走向后台。这一幕,成为了北洋戏院难以抹去的记忆。

就在众人劝她暂停演出休养时,白玉霜却坚定地表示要继续演出。她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戏台上。这番话让在场的戏班人员都沉默了,有的甚至偷偷抹泪。他们都清楚,这位享誉华北的评剧名角,正遭受着病魔的折磨。

白玉霜的母亲一直希望她能够专心读书,学到一技之长,未来能够自立自强。于是,白玉霜在母亲的安排下跟随冷因学习,掌握了《国文》和《三字经》、《百家姓》等基础知识。随着“新书”的发布,白玉霜的学习变得更加刻苦,她常常学习到深夜才休息。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她已经完成了大量的书本阅读。

一天晚上,母亲看着已经消瘦的女儿,关心地对她说:“你白天上学,晚上又学习到半夜,整个人都像个书呆子,眼皮青肿,面色焦黄。既然如此,你读的书一定进展不小,念给我听听。”白玉霜于是开始朗读她所学的内容,念到《玉堂春》中的一句唱词:“那一日梳妆来照镜,门外来了沈延林。”

听到这些,母亲惊讶地问:“你念的是什么书?难道是唱本?”白玉霜本来就聪慧且对唱戏有浓厚兴趣,她渴望能和母亲一起去天津,依靠自己的演艺才能谋生。她坚信:“人挪活,树挪死,咱们全往天津。”

相比其他演员,白玉霜对自己要求极为苛刻,持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演唱方式,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低音婉转唱法,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尤其在表现悲剧角色时,她通过精准的掌控“反调”演绎,极大地提升了戏剧的情感张力。

1942年初秋的一个清晨,西风萧瑟,空荡的卧室里,白玉霜病重的身影逐渐奄奄一息。她的母亲李卞氏和弟媳韩素珍在她身旁守候,等待她的最后时刻。白玉霜已经骨瘦如柴,韩素珍泪眼婆娑地为她洗净全身,精心打扮,将她装扮成演出时的模样,戴上首饰、佩戴凤冠,脸上涂抹脂粉。

深受传统封建礼教束缚的李卞氏,为女儿操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做了杉木十三圆的棺材,每周给棺材上一次油漆,最终一共油了七次。亲朋好友前来悼念,送上道经,念经七天。母亲还为女儿准备了纸人、纸马、纸牛、纸房、纸轿,所有一切都为的是让白玉霜死后能够像“娘娘”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

0 阅读:40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