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新媒体时代又可以说是天不藏奸。席慕蓉可能本人都想不到当年自己说的要将《愚公移山》从课本上删除的话在事隔多年后又被网友们扒了出来。 关于席慕蓉这个人,现在如果不是纯文艺青年,很可能都不知她是谁,可是在我的大学时代,那可是风靡一时的。同汪国真一样,不知迷倒了多少青年男女。那时无论高中生还是大学生,如果谁不会背几首汪、习的诗,就显得很落伍。特别是男女之间写情书,如果没有引用二位的诗歌,连情书都显得没品味。这二人的诗和拍得唯美的明信片组合,可以说是谈恋爱的神器。直至今天,如果百度席慕蓉,仍然是定义为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按说能定义为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的人,文学造诣一定会非常强,特别是对文章的解读能力要远远超过了普通人。奈何这样一个人物却不知为何冲着《愚公移山》这样一篇寓言下手了。我们从小到大在解读这篇寓言的时候,都知到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要勇于抗争、不怕困难,只要肯努力有志者事竟成。这种精神其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传承至今的重要因素,谁也没想到会有人从环境保护因素入手去贬低这篇寓言。而习慕蓉不但从环保因素入手,批评这篇寓言不利于环保,同时还扩大到这样的语言不利于培养唯美的精神灵魂,真让人有点啼笑皆非了。语文的定位岂是培养唯美的精神灵魂,那么解释、表达、描述的作用又何在?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学生课本会受到这些所谓名家的关注,比如岳飞不算是民族英雄,《狼牙山五壮士》、《谁是最可爱的人》从语文课本中删除,就连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描述父亲穿过铁路远去的情节也被批评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这些所谓的最新解读看起来象是搞笑,乃至有点胡搅蛮缠,但依我看还是要从精神上打断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脊梁,让我们忘记我们这个民族的来时路,忘记我们曾经有过的苦难和辉煌,让我们沉沦,让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的复兴之路失去精神支柱。然而可悲的是这些人的努力已经局部奏效了,这是我们不得不警醒的事了。
要不是在互联网时代我还真信了
【92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