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中区,女子为了帮母亲偿还25万赌债,不惜变卖了自己的房产。然而不到一年时间

博仑有意思 2025-03-29 10:33:22

重庆渝中区,女子为了帮母亲偿还25万赌债,不惜变卖了自己的房产。然而不到一年时间,母亲又声称新借了5万元外债,再次要求女儿帮忙偿还。这次女儿选择了拒绝。母亲情绪激动地说,当初女儿卖掉的房子本该属于她,而且卖房所得120万元,分一半给自己也合情合理。女儿则表示,在她的记忆里,母亲常年沉迷麻将,自己已经多次替母亲还清债务,但每次还完又会冒出新的债务。面对这样循环往复的无底洞,她不得不选择停止填补。这个决定让母亲勃然大怒。 (来源:重庆电视台大城小事) 2025年初春,一姓廖的女子向调解员求助,与亲生女儿见面就吵,说不上三句话就会争执不休,亲情关系如同陌路。 小曾对母亲廖女士的评价截然不同。她母亲说话不靠谱,经常信口开河。在她印象中,母亲整天沉迷打牌,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赌徒。 廖女士是个麻将爱好者,从二十多年前就迷上了这个消遣。虽然每局下注不大,也就一两百块钱,但长期算下来总是亏得多赚得少。 多年来,她沉迷赌博难以自拔,累计欠下几十万外债。明明知道这是条不归路,可一旦上了赌桌就收不住手。 小曾提到,妈妈在外欠下一大笔钱,作为女儿帮忙偿还过部分债务。到了去年,为了帮母亲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她卖掉房子,一次性还清了25万元的欠款。 起初妈妈跟女儿商量,说只要帮忙还20万债务就够了。女儿把钱还清后,妈妈却改口说其实还差5万,央求女儿再帮最后一次。女儿看妈妈恳切的样子,实在不忍心拒绝,又掏钱补上了这个缺口。 事情出乎意料,短短一年后,妈妈再次开口向她索要五万元。她心里明白,这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正一步步将她套牢。但这次,她决定不再妥协。 廖女士说,当初她明确告诉女儿总共欠了32万元外债。后来女儿偿还了25万,她自己拿出2万还账,现在仍有5万元,债务尚未结清。 母亲觉得,女儿把房子转手赚了120万,哪怕只分她五万块,也完全能接受。 关于房子归谁,小曾直接说:“是我的。” 眼看小曾不仅顶嘴还不肯掏钱,廖大姐顿时火冒三丈,抡起胳膊就要动手,好在调解员反应快,上前把双方隔开。 廖大姐说女儿在撒谎,认为女儿根本没有经济实力购房,那套房子17万4的首付款其实是自己掏的。 小曾说,首付款由母亲支付,但后续25万元的按揭贷款全部由自己偿还。该房产最初登记为母女共有,之后妈妈主动将产权转移至小曾名下,因此她认为这套房产理应归属自己所有。 当初买房时,明明谈好20万就行,我主动多给了五万。没想到现在又来找我要钱,感觉这钱给出去就没个尽头,像个填不满的窟窿似的。 廖女士执意要求女儿再支付五万元,声称这笔钱到手后便与女儿一刀两断,承诺今后不再向她索要任何费用。 小曾对母亲彻底失去了信任。她觉得母亲沉迷赌博,说的话根本靠不住。那些赌债是她自己欠下的,跟自己毫无关系。小曾决定不一次性拿出五万块钱,但会按月给母亲六百块作为生活费。这么做既尽了子女的责任,也算是对母亲有所照顾。 廖大姐始终认为女儿的做法有失孝道。她强调被卖房子本就归她所有,因此,要求女儿必须支付五万元作为补偿。 调解员开导廖女士,既然房子送给闺女,产权就归孩子所有,您再往回要确实不合适。 女儿要是真不孝顺,当初压根不会帮您还那二十多万外债,这笔钱等于打了水漂,孩子心里也难受。 往后您得改改老习惯,牌桌坚决不能碰了。等把这些毛病戒掉,再和孩子商量债务的事。 廖女士听完直点头,母女风波总算平息下来。 其实,她把房子转到女儿名下,本质上属于无偿赠送。 根据法律规定,赠送指的是一个人自愿把东西免费送给别人,而对方也同意接收。 这套房子原本是母亲和他人共有的,但她选择单独把产权转移给女儿,这符合赠送的法律定义。 需要注意的是,在办理过户手续前,赠送方有权反悔。但一旦产权完成转移,就不能再要求收回了。 大家不免会问,子女是否要为父母的债务买单?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借贷双方必须遵守合约条款,按时还款是借款人的基本义务。但关键在于债务本身是否合法。因赌博产生的债务,法律明确不予保护。 这种情况下,父母欠下的赌债,子女完全不需要承担偿还责任。法律只保护正当的债权债务关系,违法产生的债务自然不具备法律效力。 对于此事,有人说,卖房款不管归谁所有,只要用于正经用途就支持,但要是拿去赌博,那就一分都不该给。 那么,大家认为女儿卖房还钱,应该吗?

0 阅读:541
博仑有意思

博仑有意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