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毛泽东看过呈上来的九大出席代表名单后,发现有一人的名字赫然在列,皱了皱眉,似是极为不赞成,提笔将此名划掉。后又沉默良久,发现又少了一个人的名字,突然带着几分怒意,问道:怎么没他?
徐海东小时候因家贫而经常遭受同龄富家子弟的欺负,他们嫌弃他身上的气味,给他起了一个嘲讽的绰号“臭豆腐”。
这个贫穷且常被嘲笑的少年后来成为了名噪一时的革命将领“徐老虎”,他的故事彻底颠覆了早年对他的刻板印象。
徐海东的命运转折始于他的加入共产党,从而开启了他的革命生涯。
1935年,徐海东带领的红25军经历了超过10个月的艰苦长征,最终抵达了陕北根据地,与当地红军胜利会师。这一胜利不仅是对他军事才能的肯定,也是对他个人从“臭豆腐”到“徐老虎”的转变的象征。
数周后,他得知毛泽东即将到达吴起镇的消息,更是激发了他的热情与期待。
徐海东对这次会见充满期望,他策马疾驰,跨越重重困难,在毛泽东到来前赶到军团司令部。尽管只来得及简单整理,但徐海东满怀激动地迎接了这位领袖。
这次初见对徐海东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毛泽东的鼓励和关怀深深触动了他,加深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回到部队后,徐海东满怀激情地向战士们传达了毛主席的到来消息,这一消息在部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为了迎接领袖的到来,徐海东和他的战士们攻下了张村驿。
一天傍晚,徐海东在返回军团部的途中,获悉有一位中央红军的高级领导正在等候他。
这位领导来自中央,对徐海东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意外的惊喜。由于毛泽东的影响,徐海东对中央红军领导层抱有深厚的敬意和好感。
进入屋内,徐海东发现来访者是杨至诚。两人见面后,杨至诚神色间带有几分迟疑,但终于从口袋中掏出一张纸,递给徐海东。
徐海东接过纸张,惊讶地发现这是一张借条,上面记载着中央红军希望从红15军团借取2500银元,且借条上赫然签着毛泽东的名字。
这份借条的出现,让徐海东感到十分震惊。毛泽东在红25军的根据地内部活动多月,已经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和财力积累。毛泽东亲笔撰写此借条,显示出中央红军的财务状况已达到了急迫的地步。
尽管徐海东最初对借款事宜感到意外,但他深知中央领导对下属的关怀。毛泽东不会轻易向下级借款,除非真正的需要。这让徐海东觉得自己之前未能及时提供帮助,感到十分愧疚。
决定借款后,徐海东直接前往经理部询问现有的资金情况。得知账户中尚有7000余银元,他心中一松,确认能够提供帮助。他决定不仅借出2500银元,而是将5000银元送往中央,以表现出对中央的全力支持。
在与经理部干部讨论时,干部们虽然表现出对大笔支出的忧虑,但徐海东坚持认为,支援中央比保持财务安全更为重要。第二天,按照徐海东的指示,干部们带着5000银元前往中央后勤部。
这笔钱的到来,为中央红军解决了一时的财务困难,得到了毛泽东及其他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周恩来、彭德怀等人都对这笔及时的资金表示感激。
建国初期,徐海东在得知将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消息后,出于对自己健康状况和历史贡献的自评,他请求降低自己的军衔,他对自己在革命中的贡献感到不足。
尽管如此,周恩来对他的请求作出了回应,强调军衔的授予是基于他的历史贡献,并坚持此决定是合适的。
徐海东自1940年以来健康状况一直欠佳,自那次大吐血后,便鲜少参与文案工作和战场指挥,他的病情让他长期处于养病状态,
毛泽东对徐海东的健康状况一直非常关心,两人在徐海东多次住院期间保持通信联系。在徐海东心情烦躁和健康状况加剧的时候,毛泽东曾通 过电报安慰他,告诉他“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这句话对徐海东来说如同良药,使他在困扰多日后终于感到内心的平静和被关怀。他将这句话
书写并随身携带,每当感到焦虑时,便会取出来以求心安。
然而,在一场政治风波期间,徐海东的病情持续恶化。
尽管1966年他已重病缠身,但他仍被排除在外,未能收到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出席通知。徐海东感到极度失望,认为自己被遗忘,他的政治生涯和健康状态似乎都已走到尽头。
与此同时,毛泽东看过呈上来的九大出席代表名单后,发现女儿李讷的名字赫然在列,皱了皱眉,似是极为不赞成,提笔将李讷名字划掉,指定从警卫队中选一代表来代替这一空缺。又沉默良久,突然带着几分怒意,问为什么没有徐海东的名字。
毛泽东对此表示不满,并亲自干预,确保徐海东被纳入名单并参与大会主席团。毛泽东的这一决定被紧急传达到徐海东处,他得知后,虽病体沉重,仍急忙整装出席大会。
在九大会议上,徐海东的到来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尤其是毛泽东对他的特别关注和提问,使得会场气氛达到高潮。这次会议也成为了徐海东与毛泽东的最后一次见面。不久后,徐海东因病去世。
游钓江湖
心底无私天地宽!
似水流年
顾全大局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