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10日,解放海南岛的功臣们在五公祠前合影留念。渡海之前,第40军参

淡然一笑间 2025-03-29 16:22:28

1950年5月10日,解放海南岛的功臣们在五公祠前合影留念。渡海之前,第40军参谋长宁贤文故意砸伤了脚,消极避战。邓华对他很有意见,提出不让他参加合影。 海南岛是中国的第二大岛,它与大陆的雷州半岛隔海相望。 琼州海峡深水、浪大和流速快。 蒋介石深知这一点,在1949年底,蒋介石为防守海南,整编了10万军队,并计划以海南岛为据点,与台湾及其他岛屿一同形成一个岛链。他命令薛岳接管海南的防务,并为他提供了海陆空一体化的作战力量。 薛岳曾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长沙会战中,指挥部队歼灭了大量日军。他曾在长征中追击红军两万里,对红军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因此,蒋介石选定他来负责海南岛的防守。 薛岳在海南岛周围构建了几重防线,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并将岛上的军队分为四个区域。更为独特的是,薛岳还命名了这条防线为“伯陵防线”。 解放军决定派遣第四野战军的两个军进行渡海作战。他们分别来自东北野战军的第43军和第40军,但这些兵力并不具备充足的海战经验。 解放军的海军力量较为薄弱,且空军力量也刚刚起步。 渡海作战需要有强大的舰艇和航母支援,而那时的解放军海上作战的装备和经验严重不足。与之相比,国民党在海南岛的防守则形成了强大的海陆空防线。 在出发前,国民党撤退时已经摧毁了大量的船只,剩下的几乎都是没有动力的木帆船。 尽管解放军艰难地从各方筹集到了一些船只,但总数不过400余艘,且大多数船只的运载能力远远不足。 尽管人民解放军自1949年以来接连在各地取得了胜利,但金门战役中,由于缺乏海战经验以及对敌情的误判,解放军遭遇了惨重的损失。 部分士兵对大海产生了畏惧情绪。第40军参谋长宁贤文的伤势成为了一个插曲。 当时,宁贤文与下属的邓岳和徐国夫被称为“40军三大金刚”。 宁贤文曾担任第40军120师师长,凭借出色的指挥能力在多个战场上屡次获胜。 1950年年初,韩先楚军长提拔他为军参谋长。 然而,在解放海南岛的紧张准备阶段,宁贤文却因左脚受伤被迫下场。 韩先楚得知参谋长受伤的消息后,立即前去探望。 在病榻前,宁贤文告诉他,自己是在视察海边时遭遇特务袭击,结果受伤。 可是,警卫员表示,宁贤文并非被特务打伤,而是自己用钝器砸伤了脚。此时,宁贤文承认,伤势确实是自己造成的,为了避免参加即将到来的战斗。 韩先楚感到失望。 此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参与了战役的策划。毛主席在此期间要求确保兵力能一次性登陆并快速建立稳固的阵地。 首先,第四野战军对参战的将士们进行了思想动员。 由于当时条件极其简陋,战士们通过模拟船上的情形进行训练,他们使用秋千和荡木等工具,进行防晕训练。 此外,为了提高水性,战士们每天都下海学习游泳,甚至在夜晚进行训练。 部队还向当地的渔民请教航海技巧。 在渡海的工具准备上,由于购买船只并未成功,部队决定自行改装船只。 毛泽东电报指示可以改装现有的木船。 部队在当地渔民和船工的帮助下,成功地将木帆船改装成机帆船,甚至利用炮兵的支持改装了土炮艇。 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努力,第四野战军成功改装了2000多艘船。 第四野战军的领导层收集了大量关于海南的地理、气象以及水文资料。 部队还在雷州半岛建立了气象水文观测站。 然而,由于国民党封锁了沿海,部队无法获得关于岛内敌军的情报。 1950年,一只从海南岛漂来的渔船为解放军带来了信息。 船上乘客为琼崖纵队的参谋长符振中,他带来了海南岛的作战地图、电报密码以及敌军的组织情况。 符振中还带来了琼崖纵队的最新战况,他们在冯白驹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军进行反围剿战斗。 基于符振中提供的信息,解放海南的战役指挥方案逐步成型。 经过几天的讨论,第四野战军确定了分批登陆和逐步推进的战术。 第一批次的登陆是为摸清敌情并支援琼崖纵队的反围剿斗争。 1950年,第40军和第43军派遣了1800多人登陆涠洲岛,并成功击败敌军。 第二批次登陆开始,第40军和第43军增派兵力,分别从雷州半岛的灯楼角和博余港出发,成功登陆海南岛。 第四野战军决定发起主力部队的总攻。 第40军和第43军的8个团从雷州半岛南部出发,经过激烈战斗,成功登陆海南岛,迅速歼灭了海岸防线的国民党守军。 解放军与琼崖纵队顺利会合后,进军岛内。 经过澄迈之战,国民党防线彻底崩溃。 国民党指挥官蒋介石在失去主力部队后,最终决定撤退。 至5月,解放军彻底消灭了国民党286师,海南岛实现全面解放。

0 阅读:24
淡然一笑间

淡然一笑间

淡然一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