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夫差不杀勾践的三大理由:
1.损失惨重:勾践战败后率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山,虽然吴军已将越军重重包围,可谓胜利在望;但勾践负隅顽抗,致使吴军损失惨重,加之列国虎视眈眈,不可不防。赦免勾践,则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还能彰显夫差宽宏大量的胸怀,简直是一举多得。
2.解心头之恨:与其痛快的杀死勾践,还不如好好羞辱一番,好让他生不如死,备受煎熬;勾践杀了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唯有用这种残忍的方式来报复勾践,或许才能缓解他的心头之恨。
3.轻信伯嚭:夫差非常宠信伯嚭,而文种正好借机贿赂他,并希望伯嚭劝说吴王放过勾践;在他的花言巧语之下,夫差最终决定放过勾践。况且贸然处死勾践,会激起越人的反抗意识;因此为了大局着想,他也不得不妥协。
在吴国为质的几年里,勾践为吴王牵马执镫,表现得极为顺从,逐渐打消了夫差的猜忌之心;靠着伪装,越王勾践就这样回到了越国,从这一刻开始,夫差即将为他幼稚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勾践在越国卧薪尝胆,蛰伏多年,他的忍辱负重终将换来一雪前耻的机会;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率军灭了吴国,夫差在这次战役过后也自刎身亡了。
一念之差,导致双方的命运发生了质的改变;这其中的苦楚,恐怕也只有吴王夫差自己最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