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四帝:
1.武帝司马炎:其父司马昭在灭掉蜀汉之后不久病逝,曹魏的军政大权便交到了司马炎手中;他一掌权,就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并改国号为“晋”,之后发兵灭吴,一统天下。
司马炎称帝后,因担心士族太强而重蹈曹魏的覆辙,便重启分封,意在巩固江山;他在位25年,前期励精图治,鼓励农桑,减轻赋税,形势大好之时出现了小康的局面,史称“太康之治”。
可武帝后期却倦怠朝政,荒淫无度;在明知太子司马衷不堪大任的情况下,依旧没有换储之心,最终为短命的西晋王朝埋下了祸患。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享年55岁。
2.惠帝司马衷:由于司马炎的长子司马轨早夭,嫡次子司马衷便成了储君的不二人选;武帝期间,诸侯王恪尽职守,不敢有丝毫逾越之举,但随着惠帝的上台,诸侯王们开始蠢蠢欲动,而且他的皇后贾南风也颇具野心。
贾后联合诸侯王来铲除辅政大臣杨骏一派,最终在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下,八个诸侯王就这样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轮番较量,此时的西晋王朝俨然回到了战国时代。
先天不足的司马衷先后被多个诸侯王挟持辗转各地,成为了他们手中的傀儡;面对困局,司马衷不知所措。惠帝在位17年,一直受困诸侯,最终因误食毒饼而中毒身亡,享年48岁。
3.怀帝司马炽:武帝司马炎的第二十五个儿子;其兄司马衷驾崩后,他便以皇太弟的身份继承了皇位。八王之乱的最终胜利者东海王司马越控制了朝政;由于内部斗争日渐严重,五个少数民族开始逐渐壮大,并南下犯晋,史称“五胡乱华”。
公元311年,权臣司马越病逝,晋军难以抵挡匈奴刘渊之子刘聪的进攻;最终,他率军攻入了京师洛阳,而司马炽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就这样匆匆结束了5年的傀儡帝王生涯。两年后,晋怀帝司马炽被刘聪毒死,年仅30岁。
4.愍帝司马邺:武帝司马炎之孙,司马晏的第三个儿子;早年被过继给了伯父司马柬,承袭了他的“秦王”爵位。怀帝司马炽被俘虏之时,他在次年被大臣阎鼎等人拥立为皇太子;当司马炽被杀的消息传入长安后,司马邺于公元313年登上了帝位,西晋国祚得以延续。
公元316年,刘渊的侄子刘曜率军攻入长安;司马邺则发兵御敌,最终因粮草不足而出城投降,在位短短4年,西晋便亡在了他的手中。公元318年,晋愍帝司马邺被刘聪杀害,年仅18岁。
晋武帝司马炎结束了三国乱世纷争的局面,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然而重启分封与立嫡以长的弊端,他却不予理睬,执意如此,最终将王朝拖入深渊,成为了西晋灭亡的罪魁祸首。
短短51年,西晋就进入了最黑暗的时代,汉人惨遭屠戮,江山风雨飘摇;而他的子孙也无法力挽狂澜,中兴晋朝,结果不仅葬送了武帝的一世英名,而且还亲手毁了他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
若是司马炎泉下有知,是否会为曾经一意孤行的错误决定而感到深深忏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