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军队为什么一直没有装备燧发步枪?英国在1697年换装燧发枪,德国在1689年换装燧发枪,俄罗斯在1702年大规模换装燧发枪,丹麦在1690年换装燧发枪,法国在1692年换装燧发枪。
但是,清朝却一直都是使用火绳枪,只不过从1720年开始,将小口径火绳枪换成了1米长,口径15毫米赞巴拉特大口径步兵鸟枪和88厘米长度沙图纳尔骑兵用15毫米口径短火绳枪。
欧洲换装燧发枪有很大战争压力,九年战争,西班牙王位战争、大北方战争等等都迫使西方各国军队全面转向更先进的燧发枪。
但是清朝却没有这样的压力,燧发枪更加精密,造价更高,但是性能并没有特别大的进步。清朝的敌人大多都是起义造反的苗民、白莲教信徒、天地会成员或者是边疆部落、缅甸土司等等。
这些敌人的武器大部分都不如清军,清军的鸟枪+子母炮+红夷大炮组合,再有骑射骑兵就足够打赢这种治安战。
大多数 低烈度治安战,缺乏高强度地面对抗,清朝对发展燧发枪没有多少动力。反而是发展出更适合压制天地会,白莲教造反,以及打击边疆少数叛乱分子一打一大片的大抬枪。
用户16xxx61
清政府做过对比测试。结论是燧发枪与火绳枪的射速相同,而发火率火绳枪比燧发枪高得多。燧发枪真正的优越性是可以让火枪手密集站位,不再需要冷、热兵器混编。这样远距离射击时火力翻一番,近距离虽然刺刀效果不如专业冷兵器的但参与肉搏的人数也翻倍。
用户10xxx26
康熙乾隆自用的的燧发枪可是十分先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