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通和尚是清修五十二年的高僧,此时一女子在他旁边哀嚎肚子疼,说玉通跟她肚皮贴肚皮才能救她。玉通和尚起初不肯答应她的请求,可见她实在可怜,就解开了衣服,他不知道这女子是有备而来。 玉通和尚俗名蒋莲,蒋家是通州一带有名的富户。传说蒋莲出生的时候,家里莲池的莲花一夜之间尽情绽放,产房内有异香和红光。蒋老爷子见此子不俗,便以莲字为名,希望他将来品格如莲花般高洁。 蒋家是实实在在的世代商贾,到蒋老爷子这代已经第四代了。有钱人家里的恶习,蒋家人都有。什么吃喝嫖赌,打马游街,玩起来一个比一个精通。蒋老爷子年轻时也是这么过来的,然而,随着年龄渐长,他觉得再这么下去不是个事。 因此,蒋老爷子从晚年开始,着力肃整家风。有个别不听规劝,一意孤行的后辈,都被逐出家门,自生自灭。 蒋老爷子一共生了四个儿子,蒋莲的父亲蒋衡排行第三,是四个兄弟里最为安静守拙的一个。 蒋衡最大的优势在于生了个好儿子,蒋莲自小养在祖父跟前,与祖父同吃同喝同睡,建立了良好的祖孙关系。蒋莲为人孝顺,从不忤逆长辈。最关键的是,他非常聪明,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有一回,蒋莲跟随祖父去查账。他翻看账本一遍后,发现其中有问题,便报告祖父,打算把账本带回去,仔细核算。 掌柜的做贼心虚,就故意把账本摊开,“不小心”将水淋了上去。这下可好,账本湿了,里面的内容再也无从考证。 蒋莲不慌不忙,拿了纸笔,居然把账本里面的内容默写下来。蒋老爷子见状,十分惊奇,对这个孙儿更是喜爱了。 蒋莲查实账目确实有问题,便叫来掌柜盘问,刚开始掌柜的一问三不知,蒋莲就问他母亲每日参汤吊命的钱从哪里来的。 掌柜的这才知道蒋莲已经查清楚来龙去脉,便不再抵赖,把母亲患病挪用钱财的缘由说了出来。 蒋莲感动于掌柜的孝心,汇报祖父时,建议从轻发落掌柜的。祖父采纳了他的意见,掌柜的对蒋莲十分感谢。 蒋衡只有蒋莲一个儿子,老爷子爱孙心切,在临终前把一半家业留给了蒋衡,其他三兄弟得另一半。 老爷子的这种公然偏坦,引起了三兄弟的不满。他死后,三兄弟不断地找蒋衡的麻烦,那时,蒋莲已经开始掌家了。他对叔伯父们的指控基本上置之不理。但是,他经常从家业中取出一部分来接济叔伯。 蒋衡问儿子,明明是他们无事找事,为什么还要帮助他们。蒋莲说:“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同为蒋家人,要相互帮扶。”此事传到叔伯耳朵里,他们都为之羞愧。 分家后,蒋衡生意渐渐走上正轨,他准备给蒋莲说门亲事。哪知道一向顺从的蒋莲却突然不告而别,去玉峰山当了和尚,法号玉通,人称玉通和尚。 这下可愁坏了蒋衡,他跑了无数次寺庙,求了很多次,玉通和尚坚决拒绝还俗。 要知道蒋衡只有这一个儿子,他做了和尚,香火还怎么继承。于是,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骗玉通和尚下山,甚至以死相逼,让他成亲,无奈均被玉通和尚识破。 两方较量很多年,玉通和尚仍然没有下山,铁了心的在山上修行。 蒋衡也妥协了,他告诉儿子,只要他过得快乐,还不还俗就那样吧。转眼间多年过去了,玉通和尚已经成为一代高僧。 有天夜里,他在禅房打坐。忽然有一女子进来,跟随他一起打坐。玉通和尚专注打坐,并未出声询问。过了一会,那女子在旁边哀嚎出声,说肚子奇痛,请玉通和尚搭救。 玉通和尚说:“我乃出家人,不是郎中,施主若身体不适,还是请郎中来看罢。”哪知女子拉着他的僧袍,死活不肯出去。 玉通和尚又道:“男女授受不亲,请施主放手。”女子却说:“出家之人慈悲为怀,大师见死不救,算什么高僧。” 玉通和尚非常为难,说自己不懂医术,无法救她。女子见事有转机,忙教他,不需施针给药,只需与她肚皮贴肚皮,就能救她。 玉通和尚仍觉不妥,断然拒绝。女子痛得满地打滚,不住哀求。玉通和尚见她实在可怜,便敞开衣袍,姿势暧昧,没一会,玉通和尚没能把持得住。 事毕,玉通和尚后悔万分。女子却答谢告辞,也并不留恋。 三月后,父亲蒋衡来信,感谢玉通和尚为蒋家留后,死而无憾了。玉通和尚这才明白过来,那女子有备而来,是父亲安排好的,为的就是能怀上他的血脉。 事已至此,悔之晚矣!玉通和尚将自己禁闭在玉峰山上思过,终身苦行,再也没有出来过。 一年后,女子生下一名男婴,缠绵病榻许久的蒋衡满意离世。 男婴后来继承了家业,虽然没有从前的蒋家繁华,但他为人本分,不取巧,生意也顺遂地做下去了。
玉通和尚是清修五十二年的高僧,此时一女子在他旁边哀嚎肚子疼,说玉通跟她肚皮贴肚皮
江樵品史
2025-03-31 16:58:11
0
阅读: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