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下令,接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进宫。不久后,没有皇后、也不亲近女人的秦始皇,亲自给寡妇一个封号。甚至在寡妇去世后,还特意为她建造一座高台。
寡妇名叫清,是大秦第一女富豪。
寡妇清家里是巴郡的望族,家中盛产朱砂,堪称是“有矿一族”。她在18岁嫁给了巴氏,巴氏家中盛产铅汞,相当于是一场豪门联姻。
然而,不久后巴氏去世,清也就变成了寡妇。
巴氏家中有个小叔子,尚还年幼,所以生意上的事一向是寡妇清做主。为了保护家族财产,寡妇清雇佣了一批家丁,还另外雇佣了一批人作为保镖。
有钱,有私人武装,还是女子当家,想低调也是难事,寡妇清的事迹很快就传遍了巴郡,甚至还传到了长安。
一天,御史向秦始皇上奏:“巴郡寡妇清,有一支不可小觑的武装,恐怕有不臣之心啊。”
秦始皇久居皇宫,并不知道寡妇清的事,听到御史上奏后,他就告诉宰相李斯:“去调查一下,要是真的,就抓来长安问罪。”
李斯回了一声“呵”。
等御史走后,李斯才和秦始皇说:“陛下,这寡妇清实在是有功之人啊,她还为修建长城捐了几万两银子呢?”
秦始皇好奇问道:“哦?她是何人啊?”李斯把寡妇清的大概说了一遍,秦始皇自己也去查阅相关文档记录。 这一查,不得了。
家族生意掌门人、失去丈夫的寡妇、从未再嫁的妻子、几十年如一日地守着巴氏……
秦始皇对寡妇清越来越好奇,想要见到这位神奇的女子,连忙命人安排她进宫。
收到召令的寡妇清,不敢推脱,只得如约上路。临行前,她交代巴氏小叔子:“若我一去不回,你便散尽家财,只留下生存的费用即可。”
小叔子不懂,反问道:“嫂嫂,这话怎么讲?”寡妇清解释道:“我奉命前去,天下怕是尽知巴氏之富,况且皇帝亲自关切,你我又如何能守?”
小叔子似懂非懂,只应了句:“我听嫂嫂的就是了。”
来到皇宫后,秦始皇对寡妇清始终以礼相待,还亲自封她为“贞妇”。
这样的特殊对待,令很多人疑惑,因为秦始皇不喜亲近女人,而且也没有立皇后,包括其他的妃子也都没有称号。
很快,秦始皇向寡妇清提出,自己要要造地下宫殿,需要大量的水银。寡妇清以为这就是自己的作用,等提供足够的水银后,秦始皇也就放她出宫了。
故而,寡妇清联系巴氏,向秦始皇提供大量的水银。
有人因此猜测,说秦始皇邀请寡妇清进宫,只是图她的钱财以及那大量水银。
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秦始皇始终没有放寡妇清走,她整日里忧思郁结,不久后一病不起。秦始皇十分担心,亲自盯着太医煎药,还为寡妇清祈祷。
然而寡妇清还是病逝了,距离她来长安时,前前后后只有一年的时间。
秦始皇难掩悲伤,下令为她建造一座高台,亲自书写“怀清台”三个字,让寡妇清长眠于此。
后来,巴氏族人再无踪迹。
如果秦始皇贪图寡妇清的钱财和水银,那么大可以除掉寡妇清了事,不必大费周章请进宫中以礼相待,更不必如此紧张她的病体。
那秦始皇图什么呢?寡妇清已经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了,而且还是个失去丈夫的寡妇。
其实,重点就在于“寡妇”二字。
自失去丈夫后,寡妇清始终守着清名,没有再嫁,也没有和别的男人传出绯闻。
然而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在秦始皇年幼时,不仅和吕不韦不清不楚,还和嫪毐生下了两个儿子,这件事秦始皇始终没原谅母亲。
秦始皇的“贞妇”二字,是对寡妇清的钦佩和肯定,也是对童年时自己的一种补偿。
只要寡妇清还活着,只要寡妇清还在身边,秦始皇的心里就会少些屈辱感,多些难得的温暖。
可寡妇清去世了,他的温暖也没有了。不到两年,秦始皇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也许一切,正如那句话所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