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54年毛主席留下的一张珍贵合影。只见照片中毛主席披着一件外衣,端庄大气的,而右边则还有一人,只是如今应该很难有人认出这位陪同者是谁?他能与毛主席同桌而坐,又是何身份呢?
原来他名叫谭启龙,是当时的浙江省委书记,同时也是毛主席所倚重的共和国顶梁柱。至于他为何如此得毛主席器重,那就不得不说到他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了。
谭启龙出生于1913年的江西省永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为穷,所以他的童年遭遇很凄惨,三岁丧父,十岁丧母,不得不早早的给大户人家放牛。童年的经历对他而言是苦难的,生活中的主基调就是吃饱饭,不饿肚子。
不过,因为永新是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的地方,所以谭启龙很快就接触到红色思想,于是果断的投身其中。1928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都说“投身革命,从此天地宽”,谭启龙就是如此,在共产党的队伍里,他得到全面改造,很快从一个贫苦的放牛娃,变成了革命先锋队的小将。
因为表现突出,他就曾担任过永新县的少先队队长,湘赣省少先队总队长,湘鄂赣省少先队总队长。小小年纪就带着众人打土豪分田地,甚至还参与过反围剿斗争。
1930年,他更是带着1万余少先队员参加第9次攻打吉安的战斗,展现了不错的指挥才能。后来革命受挫,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谭启龙以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职务,率领众人开启惨烈的三年游击战争。
通过陈毅的回忆录,我们可以知道,留守的红军处境极其艰难,就连陈毅都几次面临险境,可见当年之艰苦。然而谭启龙和陈毅一样,在极端的困境下快速成长,还拉起一支百战的精锐部队,成为新四军的重要组成力量。
之后到了抗战时期,谭启龙担任新四军的浙东纵队政委,由打仗转政治后勤建设,他迅速调整好状态,大力恢复发展党组织发动群众开辟抗日根据地——其中他就开创了著名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拥有人口400余万,是我党的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
到解放战争时期,他成为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的政委,和著名的叶飞搭档,在战神粟裕的带领下,他参与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等一系列的经典大战,尤其是孟良崮战役,谭启龙和叶飞密切配合,出色的完成分割围歼74师的重要任务,与众人一起歼灭这支王牌部队。
1949年2月,部队进行整编,他也成为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政委,率领部队参加渡江战役和解放浙江,立下赫赫战功。不过,相较于前半生的战斗传奇,谭启龙后半生的从政生涯更加让人惊叹。
当年国民党笑我们共产党人只会上马打仗,不会下马治天下,但国民党很明显没搞懂共产党人的特性,当年我党在延安时就已经开始全面发展,当国民党高层腐败时,我们已经开始搞起经济体系,我党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从政人员。
很明显,谭启龙就是这样的人,在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教导下,他在1951年的时候就搭档三老四帅之一的谭振林管理浙江省,后来因为表现出众于1952年被任命为浙江省委书记,全面主持浙江工作。
在浙江,他一方面领导开展三反五反,另一方面大搞农业生产,而且还针对杭州进行全面改造。以至于到建国初期,整个浙江省已经焕然一新,政治经济环境三丰收。
1954年3月,毛主席视察浙江绍兴,此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谭启龙作为陪同,一起视察绍兴东湖风景区,两人坐在被人称为“八仙桌”的桌子旁,讨论时局与历史。值得一提的是,这张八仙桌还是东湖景区从周边农家借来的。
当时,毛主席还向谭启龙说道:“绍兴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地方,也是中国当代文豪鲁迅先生的家乡。”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留下了那张毛主席和他坐着谈笑风生的照片,两人都聊的很开心。
而对于他的工作,毛主席是十分认可的,在后续也多次重用他。谭启龙不负毛主席的厚望,在特殊年代里顶住压力稳住浙江局面,对此毛主席、邓公也曾传达指示:谭启龙同志不能倒。
后来他又被调往山东担任省委第一书记,一直坚守岗位,以大局为重。因此毛主席特意在八届十二中全会上点名表扬他:他是红小鬼,放牛娃出生,有什么问题?随后就将他提拔为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总而言之,谭启龙在毛主席的支持下,颇有建树——后来他任职多地,先是在青海开创新局面,后来到四川推动农村改革,对整个中国的发展都起到极大作用。为此,邓公特意给他留言“人间重晚情”,可见谭启龙之能力。后来这位老同志奋斗了一辈子,老了还一直关心残疾人事业,直到2003年去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