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胡絜青带着3个孩子,来上海找丈夫老舍,并且在这里生下了第4个孩子。这彻底惹怒了赵清阁,她留下一封信:“各据一城,永不相见。”然后至死不见老舍。
赵清阁出生于一户官僚人家,祖父是清朝举人,舅舅是进士,母亲是远近闻名的才女,父亲家境也比较殷实,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幸福。
直到赵清阁5岁时,母亲不幸病逝,一切就都变了。
父亲新娶了一房太太,是赵清阁名义上的继母,然而“母女”俩谁也看不上谁,偏偏父亲还站在继母那边。 赵 清阁15岁时,继母整日里掐着腰说:“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她都15岁了,还在白吃家里的粮食,不如早早嫁人算了。”
父亲根本说不出反驳的话,他已经做好帮女儿安排婚事的准备。
倔强的赵清阁,不愿屈服于荒唐的包办婚姻,她带着祖母给的4块银元连夜逃离了家乡。
赵清阁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哪怕独自一人在异地,生活再艰苦,也要进学校读书。好在她获得了学校的助学金,这才算安定下来。
一年后,16岁的赵清阁尝试给杂志社投稿,没想到被高度认可,甚至还发表了。这点燃了她的创作激情,从此走向勤恳的写作之路。
因为写作上的往来,她和茅盾、郭沫若、梁实秋、老舍等人都成为了朋友。
然而就在这些人中,她却爱上了一个不应该的人。
这个人就是老舍,赵清阁十分欣赏老舍的才华,而老舍也对这个女子有好感,两人顺其自然走到了一起。
可是,赵清阁不知道,老舍已经是有家室的人了。
他的妻子叫胡絜青,还生下了3个可爱的孩子。老舍在重庆这里工作,胡絜青则带着孩子们在北平生活。
一天,胡絜青收到消息,他的先生老舍和赵清阁在谈恋爱,她没有多加思考,立刻带着孩子们来到重庆。
事发突然,老舍也没料到。
赵清阁是个骄傲的女子,断不会和别人分享爱情,她只好负气离开,转身去了上海。
赵清阁离开后,老舍把妻子和孩子们安排到自己住的地方,然后他也追去了上海。
看到老舍追过来,赵清阁本是欢喜的,结果胡絜青又带着孩子们追过来,甚至还在上海生下了第4个孩子。
这彻底惹怒了赵清阁。
不是因为胡絜青,而是因为老舍的态度不明,他一边和妻子恩爱如常,一边又在和赵清阁纠缠不清。
她受不得这个委屈,于是留下一封信“各据一城,永不相见”,然后决绝离开了。
从此,赵清阁终生未嫁,也再没有见过老舍一面。
像赵清阁这样的女子,是作为女人都会去心疼的。
她自幼失去母亲,在缺爱的环境中长大,好不容易遇见一个爱人,偏偏已经是有妇之夫,不能给她专属的爱情。
好在她及时抽离,没有伤害到任何人,让这段本不应该的爱情,从此沉入心底。
不可否认的是,赵清阁离开老舍,依然活得风生水起。
但我还是会为她惋惜,毕竟爱上老舍不是她的错,可因为这一个人,她再也没有爱过其他人,这样真的值得吗? 就像杜宣先生所说:
“我原本以为才女高标,洁身自好,是一件至善至美之事;可是看到赵清阁的结局,大受刺激。独身可以,但不要因为一个男人。好的女子一定要有好的感情呵护着,不能给予她们这种保障的男人,不配去接近她们。”
一个人年轻时,大多会遇见一个错的人,但这不是爱情的全部,也无关是非对错,它更多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去爱以及怎样去爱。
如果你曾遇见错的人,没有关系,花些时间疗愈伤口,然后重新出发,下一段美好还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