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张爱玲去世,临终前留下四条遗嘱,最后一条则是将所有财物都送给朋友。而她唯一的弟弟张子静,正在乡下教书,没钱娶媳妇,却没有分到姐姐的一分钱。
张爱玲三十五岁时,独自一人去了美国,她还在这里邂逅了第二任丈夫赖雅。然而赖雅身体不好,先一步离开人世,后来张爱玲就一直独居。
1995年,75岁的张爱玲去世,因她一个人居住,死后一星期才被发现,那4条遗嘱也才见到天日:
第一,去世后立刻火葬,不能让任何人看到她的遗体;第二,不举办任何葬礼仪式;第三,骨灰撒向空旷没有人的地方;第四,将生前所有财产和遗物留给宋淇夫妇。
前三条遗嘱,还比较好理解。
张爱玲是个骄傲的人,她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落魄,所以要求去世后立刻火葬;
张爱玲已然去世,生前又是一个人居住,繁琐的葬礼仪式,对她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张爱玲出生在旧时代,但脑袋里装的却是新时代思想,把骨灰洒向空旷地方,想必也是为了能够拥有自由。
但这第四条遗嘱,实在奇怪。
宋淇夫妇是张爱玲的朋友,当初张爱玲来美国时,二人特意过来送行,后来这对夫妇还资助过张爱玲的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说,张爱玲给朋友留下部分遗产并不奇怪,但她却把所有的财物,都留给了宋琪夫妇。
可明明,张爱玲还有家人在世。
张爱玲有个亲弟弟,叫张子静,此时正在乡下教书,生活困苦,也没有钱娶媳妇,但他却没有分到亲姐姐张爱玲的一分钱。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姐弟俩关系这么差吗?
其实不然,张爱玲和张子静姐弟俩相差一岁,儿时常在一起玩耍,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在《童言无忌》中,张爱玲写到自己有个漂亮弟弟,他长着令人羡慕的小嘴、大眼睛、长睫毛,还总是黏着她一起玩耍,并且还愿意听她的指挥。
但自从母亲黄毅梵离开后,父亲张志沂另娶她人进门,姐弟俩就常常挨骂,有时看到继母训斥弟弟,张爱玲都会不争气地哭出来。 慢慢地,张子静的性子越来越闷了。
尤其是张爱玲去外面上学后,张子静在家里特别难过,家庭教师来上课时,他总是借口睡觉,只有姐姐张爱玲回来后,才能露出开心的笑容。
后来,张爱玲想出国留学,继母不同意,还打她一耳光。她心里委屈,便去找父亲告状,结果父亲得知后,又打了她好几个耳光,事后还把张爱玲关起来了。
张爱玲再也无法忍受,偷偷逃离了这个家,去投奔在外面的母亲黄毅梵和姑姑张茂渊。
张爱玲过去后,张子静索性也来到母亲这里,他希望能留在母亲和姐姐身边,但黄毅梵拒绝了。她能养活张爱玲一人,却没有条件再养活张子静。
在黄毅梵看来,张志沂是个传统的男人,注重香火传承,他自己就算再混蛋,也会好好照顾儿子,所以就把张子静送回了张家。
然而,张志沂和新娶的夫人,每天都在忙着抽大烟,哪里会关心儿子张子静的未来呢?
就这样,姐弟俩走向了两个极端。
离开的张爱玲,凭着写作,成为声名鹊起的女作家;留下的张子静,亲眼看着,张志沂和继母抽没了家庭。
后来的张子静,也去见过几次姐姐张爱玲,但十次有八次见不到,尤其是最后一次去时,张爱玲已经动身前往美国。张子静仿佛猜到,此生不会再见,他默默留下了眼泪。
再后来,继母给张子静留下一间十四平米的小屋,再加上他自己平日里的教书收入,别提娶媳妇生活,能够活着已是奢侈。
1988年,张子静还给姐姐写过求助信,但她在信里面回到:“没有能力帮你的忙,是真觉得惭愧……其实我也勉强够用……”
张子静知道,姐姐过得辛苦,也没有责怪她。
1995年,张爱玲去世,张子静难过许久,还把那本记述“弟弟”的《童言无忌》翻了许多遍。
对于遗产这件事,他尊重姐姐的选择,也从来没有抱怨过,还强调“不管怎么样,二人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姐弟,这是无法改变的”。
就在张爱玲去世第二年,张子静也在那所十四平米的小屋里,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也许,张爱玲在弥留之际,并不知道自己的作品版税很值钱,但她没有留一样物品给亲弟弟张子静,想来还是太过绝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