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1年,金圣叹临刑之际,凑到刽子手耳边小声说:“一会儿你先砍我,我身上的200两银票就都归你!”果然,手起刀落后,从他耳朵里滚出来两个纸团,刽子手捡起来一看,却哭笑不得! 说起清初才子,大家更熟悉的可能是编纂《四库全书》纪晓岚,可是,在他之前还有一位奇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 原名张采,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地主家庭,可是父母去世得早,家里生活举步维艰。 九岁进入私塾读书后,便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尤其沉迷于《水浒传》。 很快,这等怪才将自己的才智用到了《水浒传》的点评上,他可不按套路出牌,经常语出惊人!尤其注重思想内容的阐述,借题发挥,议论朝政,针砭时弊是他评判的主题! 因此,胡适说他是“大怪杰”,林语堂则称他是“十七世纪伟大的印象主义批判家” 满清入关以后,金圣叹面对民生涂炭,他感叹道:“金人在上,圣贤焉能不叹!”就此,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金圣叹! 其实,性格叛逆的他,早在15岁时就已经闯了大祸!那年他参加童试,成绩突出,可到了岁试时,却因为自己的不正经被取消了成绩! 岁试的题目是:如此则心动乎! 金圣叹一看这题目,就来了性质,这有何难,一番奋笔疾书后,直接就交了试卷! 你当他写得什么?他写得是:在空无一人的山谷之中,有黄金万两,在白露绿苇地之外有一美人,试问孟夫子心动否? 不仅如此,他还在《孟子·公孙丑上》有一句:我四十不动心,后边故意写了39个“心动” 这样就表示,孟子心动了! 保守而封建的主考官,哪能看得下去这个,这简直就是对圣贤的亵渎!二话不说,直接勾了金圣叹,并且取消了他的考试资格! 也正是这种不计后果的性格,为他以后的结局埋下了隐患! 满清入关后,他拒绝入朝为官,专注学问,点评《西厢记》《史记》等著作,同时创作了大量诗歌,多是为农民发声。 1660年,刚刚上任的县令任维初,为了突显自己的政绩,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动不动就鞭打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 金圣叹早就看不下去了,于是他联合众文人到孔庙聚集,强烈要求罢免任维初的职位! 可是,他们把事情看得过于简单!也小看了巡抚朱国治! 朱国治上来就把这些文人先抓起来,随后,不等这18人有任何辩解,就上报朝廷说这些秀才抗纳兵饷,并且去孔庙闹事,惊扰了先帝! 这两条可都是死罪!本来朝廷就有意要治理江南士族!当时,江南士族仗着才华名气公然对抗朝廷多次,早就让朝廷恨得牙痒痒了! 这么好的机会,又怎么会错过! 于是直接下令处死这18名秀才!金圣叹本来不用死,他仅仅是一名教书先生,没有功名在身,若是他肯为自己辩解,是完全能够博得生机! 可他没有,因为他不耻这么做,宁可舍身取义! 儿子哭哭啼啼地来大牢里看他,他却不以为然,写好了一封家书,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回到家里再看,半路不要打开!” 儿子擦擦眼泪不再哭泣,他心想,准是父亲想到了逃生的办法!等回家一看就傻眼了,信上说:豆腐干和花生同嚼,能吃出火腿味! 儿子看了坐地痛哭,他知道,父亲做好了一心赴死的准备了。 很快,行刑的日子到了,周围挨挨挤挤得出了哭哭啼啼地家属,剩下的都是来看热闹的人。 金圣叹抬头看看刺眼的太阳,他把刽子手叫过来,凑在他耳边跟他说:“一会儿你先砍我,我身上有200两银票!” 刽子手不耐烦地瞪了他一眼,金圣叹马上就示意刽子手,在耳朵里!刽子手心里挺高兴,没想到还能赚点。 果然,手起刀落,行刑结束后,从金圣叹耳朵里滚出来两个纸团! 刽子手以为真是银票,跑着捡起来,结果,打开一看,纸条上只写了两个字:好疼! 幽默至死,乐观至死的金圣叹给后世留下的最后两个字! 他一生傲骨,不曾向清朝廷屈服!他一心做自己,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活得洒脱,试问,有几人能做到如此呢?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寿命远长于后面的大一统王朝?
【10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