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下的交通事故责任如何划分
【智驾事故甩锅指南:你的方向盘,法律怎么判?】⚖️🚗
核心逻辑:自动驾驶级别决定责任归属!
1️⃣ L0-L2辅助驾驶:人永远是“背锅侠”
无论特斯拉FSD还是小鹏NGP,只要没到L3级,出事一律算驾驶员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76条明确规定,驾驶员需全程监控车辆。
2️⃣ L3有条件自动驾驶:人机责任“五五开”
深圳《管理条例》开创先河:系统接管时出事由车企先赔,但若驾驶员未及时接管(如小米SU7高速撞桩致3死案),需承担主责。
3️⃣ L4/L5高阶智驾:车企成“第一责任人”
武汉新规明确:无驾驶人车辆事故,车主先行赔付后可向车企追偿。上海浦东条例更狠——车企直接兜底赔偿!例如百度“萝卜快跑”事故,最终由运营方百度担责。
血泪避坑指南:
• 产品缺陷必追责:若智驾系统存在BUG,可依《民法典》1202条起诉车企索赔。
• 保险双保险:强制险优先赔付,车企“智驾险”成新宠(如深圳试点L3车辆需额外投保)。
• 证据别丢:行车数据是定命关键!车企拒交数据?法律专家呼吁强制开放黑匣子接口。
冷知识:我国正酝酿首部自动驾驶专项法律,未来事故责任或需“解剖”算法代码!你的下一任背锅侠,可能真是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