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北京早点奇葩,烧饼夹油饼,一套一套的

章哥说买房啊 2025-04-03 15:01:23
外地人不理解北京人的早点正常,很多北京人都不接受这种“一套”,主食夹主食的是有点儿别扭,碳水太高了。 不过纠正这位外地朋友一点,北京的这不是“烧饼夹油饼”,而是火烧,带芝麻的才是烧饼呢。德云社有个演员艺名叫烧饼,就是因为小时候满脸雀斑,所以郭德纲赐名烧饼。 这火烧夹油饼的吃法其实没多少年,或者说是50年代“公私合营”之后才改良的。在此之前的老北京,早点都是“马蹄烧饼[搜索高亮]+半焦果儿”,马蹄是空心烧饼,所谓半焦果儿就是没有焦圈那么脆,也不封口,大概相当于现在炸老了的小油条。 这半焦果儿也叫“小焦油炸鬼儿”,老舍先生就这么称呼。还可以叫半焦环儿,好像是唐鲁孙先生这么叫吧。但都是差不多的东西,都是个头儿不大正好夹烧饼里的,又脆又有嚼头儿。 另外老北京还有一种驴蹄烧饼,一般都是下午卖,当加餐或晚饭的。个头儿比马蹄的大点儿,芝麻少点儿,也是基本空心的就两张皮,这就夹什么都行了,排叉、小薄脆、熏鱼儿(猪头肉)、油鸡子儿或熏鸡子儿,看自己的口味。当年老北京很多打工人都讲究每天挣多少个烧饼,一般指的都是驴蹄烧饼。 这种夹脆炸货的口感我觉得比这后来的油饼强,就跟煎饼里加薄脆似的,比夹油条好吃。当然,人家天津的煎饼夹油条图的也是脆,而不是北京这种软塌塌的油条。郭德纲就有段相声,说天津煎饼摊子必须挨着炸油条的,这才酥脆,不像北京的油条跟皮条似的,不留神能把腮帮子抽肿了。 50年代之后先是公私合营,上万个小饭馆+饭铺+饭摊+饭挑子都被整合进了700多家餐饮网点儿里,很多品种也就因为制作麻烦而消失了。 之后又到了60年代,粮油都不是供应太充足,那就更得节约和减少品种了,于是几乎就是现在的这种外来的新油饼一统北京,各种空心烧饼也没人做了。而芝麻烧饼太厚,不适合夹东西,所以就统一换成了二两一个的大火烧+油饼,当年1毛2一套。也就是说,这种火烧夹油饼其实不太算是老北京的传统,只能说是被无奈的改良了的。但人们既然已经吃习惯了,也就把过去的口味给忘了,似乎北京自古以来就这么地道似的。 与此类似的还有包子蘸炒肝儿,完全违背了荤素搭配的饮食传统,毕竟过去都是用烧饼配炒肝的。但80年代突然改开之后,人们都缺嘴,恨不得一顿把所有肉菜都尝一遍,所以就有了包子配炒肝,也都是无奈的改良吧。 北京买房咨询 北京学区房 

0 阅读:4
章哥说买房啊

章哥说买房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