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国承诺“不打第一枪”,被很多国家无端挑衅,中国的回击也只停留在“口头警告”

小张的社会 2025-04-04 08:15:49

因为中国承诺“不打第一枪”,被很多国家无端挑衅,中国的回击也只停留在“口头警告”上面,看着属实窝囊。而戴旭大校更是直言:我反对不打第一枪!为啥不能打第一枪?你怎么知道人家的第一枪打不死你,我们不仅要打,还要先下手为强,第一枪就要把敌人的优势全都打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遭遇过诸多挑衅。在边境争端、海域主权争议等问题上,一些国家小动作不断,频繁试探我国底线。   例如,在南海问题上,个别国家非法侵占我国岛礁,在我国海域非法开采资源,还联合外部势力进行军事演习,妄图在南海制造紧张局势;在中印边境,也曾多次发生印方越界挑衅事件,严重威胁我国边境安全。   面对这些挑衅,中国始终坚守“不打第一枪”的原则,力求通过和平谈判、外交途径解决争端,避免冲突升级。   但戴旭大校的观点也并非无的放矢。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先发制人确实存在一定优势。   战争的胜负往往在最初阶段就已埋下伏笔,先下手为强,率先打掉敌人的关键军事设施、指挥系统和有生力量,能迅速掌握战场主动权,让敌人陷入被动防御的困境。   以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为例,以色列常常凭借情报优势,对周边敌对势力发动突然袭击,在短时间内摧毁对方的军事设施,削弱其战斗力,从而在后续冲突中占据有利地位。   再看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看似是“后发”,但志愿军入朝后,出其不意地发起了第一次战役,迅速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扭转了朝鲜战局。   这一行动虽不是主动挑起战争,但在战场上的战术运用上,却体现了“先下手为强”的重要性。如果志愿军当时一味等待敌人进攻,再进行反击,很可能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增加战争的难度和伤亡。   当然,“不打第一枪”也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中国一直是和平的坚定维护者,“不打第一枪”彰显了中国热爱和平、不主动挑起争端的大国担当,有助于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道义制高点,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从历史经验来看,贸然发动战争的国家,往往会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以“莫须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入侵伊拉克,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让美国在国际上备受指责,国际形象严重受损。   但是“不打第一枪”与“先下手为强”并非完全对立。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战略原则。 对此你们怎么看?

0 阅读:91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8

用户10xxx98

25
2025-04-04 16:27

你什么时候见过道义制高点转化为了国家利益?而后果可能是牺牲更多的生命和更多的代价损失!外部环境总是变化的,一味坚守美好的初衷不能审时度势的变通,结果有可能与初衷背道而驰。

用户10xxx98

用户10xxx98

5
2025-04-04 16:31

建议不打第一枪要加上条件,比如在解放统一战争中面对同根的同胞,可以和平方案为终极追求的承诺不打第一枪,其他情况绝不承诺不打第一枪。

用户10xxx28

用户10xxx28

4
2025-04-04 23:20

这个教授的观点我相信全国人民都支持

王振强

王振强

3
2025-04-04 15:26

真扯

摇了一夜床

摇了一夜床

3
2025-04-04 19:48

不打第一枪是没错的 无限反击是不可以先开火的

猜你喜欢

小张的社会

小张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