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原产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热点观点热点解读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1860年至1920年间)是美国的“大工业时代”,这一时期美国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迅速崛起为全球工业强国。这才是“美国再次伟大”里的那个标的,看看当年,再对比今天,你看看它的“再次”可能吗?
美国的工业化进程以两次工业革命为节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初至中期):纺织、冶铁等产业机械化起步,但整体仍以农业为主。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钢铁、石油、电力、汽车等产业爆发式增长,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最大工业国。
1861年至1910年间,约2300万移民涌入美国,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欧洲(如德国、爱尔兰、意大利等)。他们填补了工业化所需的劳动力缺口,并带来技术经验(如纺织、冶金等)。例如,1900年外国移民占美国十大城市人口的40%,其第二代占20%,移民聚居城市直接推动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因农业技术革命向城市转移。1820年70%劳动力从事农业,1920年降至27%,制造业就业人口增长4倍。
工业化成功的关键因素,一是移民与劳动力供给,欧洲移民不仅补充了劳动力,还带来了技术和管理经验。例如,钢铁、铁路等产业依赖移民的体力劳动与技能。二是关税保护,通过高关税限制欧洲商品竞争,保护本土工业发展。三是农业出口(如谷物)与外资流入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支持。四是铁路网络扩张(如横贯大陆铁路)和工厂制的普及(如福特流水线)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你再看看特朗普的招式,是不是在复刻以往?
刻舟求剑的静态认知,就是看不到时代的变化。一厢情愿的以为某个政策措施就能形成主观设计的效果,你怎么不看看今天的美国人早已不是100年前的美国人了。
今天美国制造业是啥屌样?
制造业就业占比从1950年代的30%降至目前的10%以下,传统工业区(如“锈带”)衰退显著。产业链外迁,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海外转移,本土保留研发与高端制造,导致基层技术工人断层。当年他们觉得自己高端的时候,推动全球化,设计WTO将低端的业务留给发展中国家,妄想“世界二等公民们”永远卖苦力,给他们输出廉价商品,而今天它自己空心化了,他们输不起了,要摧毁WTO重新洗牌,为啥?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挤压美国传统制造业利润,企业为生存外迁。金融、科技等高附加值产业崛起,资本流向虚拟经济,制造业投资萎缩。传统制造业岗位被机器替代,工人技能未跟上数字化转型需求,形成“用人荒”与“岗位流失”并存。
一百年前,欧洲来的穷苦大众吃苦耐劳给资本家创造低成本高回报的利润,今天的美国人呢?“站着打工”不如“躺着吃福利”,今天的美国移民呢?要么花钱过来享福的,要么走线过来躲杀的。拨开媒体虚构的迷雾,住几年再看看真实的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下滑,职业教育不足,技术工人断层。金融、科技行业高薪吸引人才,蓝领职业吸引力下降,工人技术传承中断。且当前移民多来自拉美等地区,主要从事低技能劳动,难以满足高端制造业需求。全球奔着美国吃福利去的屁民更是不要命的偷渡,他给你创造财富?哈哈哈哈哈……
美国的“大工业时代”依赖欧洲移民与本土农业转型,通过政策保护与技术革新实现崛起。而当代制造业衰退是全球化、经济结构转型、教育与技能断层共同作用的结果。若要重振制造业,需解决技能培训、产业政策调整与资本回流等问题,没四五代人可能吗?过惯了消费型社会的民众愿意吗?虚拟经济发达的虹吸效应能刹车吗?美元霸权允许它自己贬值吗?一天到晚喊自由喊人权的愚民有技能吗?
美国再次伟大?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