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中,不符合历史的剧情:
一、雍正没当过郡王,是康熙四十八年直接封雍亲王;他不是太子之外的第一个王,第一个王是大阿哥胤提,康熙三十五年封直郡王《康熙王朝》体现过这段。雍亲王更像是一废太子那段集中封的,并无恩出格外或者简在帝心的意,三阿哥诚郡王也比他早。
二、傅尔丹兵败不是康熙年间,而是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那一战损失十四位高级将领外加七千精锐,京城八旗家家戴孝,乃本朝对蒙古的最大惨败,是雍正用兵拉垮的铁证,扣康熙和十四爷头上了。大将军在康熙朝极为隆重,绝不轻授,老十四的大将军王就是康熙的意思,没下套也没什么逼不得已,而且老十四出征是特旨用正黄旗囊,就是代天子亲征的规制。
三、康熙驾崩时应该是无亲笔遗诏存世,传位是隆科多口述,现存的遗诏(比如辽宁省博展出的那个)是后补的:康熙六十一年十三日夜康熙驾崩,十四日到十九日京城九门戒严,二十日登基;十六日公布遗诏,并且只宣布了满文版本。正大光明的秘密立储明确就是雍正首创,电视剧那纯粹是矫诏。
四、所以康熙临终也前没有把雍正叫到床头将众皇子数落一番,口宣末命的时候就念叨着这些儿子一个都看不上没有能成器的,还"仁"个啥啊。传位的事雍正自己说的就是他本人没听见,隆科多告诉他的,这也是雍正继位的一大疑点:康熙驾崩当天传见过雍正,就是交流一下病情,都是日常请安的台词,传位大事不亲口跟接班人说,只跟隆科多说?隆科多什么档次能有这个待遇?原始版本是就隆科多一个人听见了,《大义觉迷录》改成皇兄弟们都听见了,主要原因是过了几年记清楚了,次要原因可能是那时候兄弟们都抓起来了。反正具体情况以实录为准,至于实录准不准,只能说疑点重重。
五、康熙驾崩那天,其实雍亲王在南郊祭天呢,根本不是家里蹲。甚至雍正朝以后皇子恭代祭天都有暗示大位所归的意思孙在。雍正本人这个祭天是不是传位的意思不好说,入关以后世祖、圣祖都是冲龄践祚,并无先例可循。在电视剧中,毙鹰事件时间、人物上移花接木,所以康师傅那些"帝王心术"和"菩萨心肠"都是子虚乌有: 康熙秘密托付隆科多那一出也是夹带私货的。
据第一代清史研究大师孟森考证雍正是无诏夺位,康熙大概率意属的继位人是大将军王,并且康熙也没料到自己身体不行了,从病发到驾崩时间极短。
傻傻滴愚乐着
就凭“改土归流”“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这二条雍正就够了,不仅是完胜其爹甚至可谓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哈
七月新番战国明月正在新更 回复 04-09 09:06
在下记得:摊丁入亩政策康熙晚年在天津一带已在实验了,当然雍正能够继承遗志并全国推广成功,极优秀!在下看来,康熙是故意可劲造干,不给后代存巨款。他一生在努力做孔子寻找的圣主,他也是数千年帝王中最接近孔子梦想的唯一圣主,心有苍生,才会做摊丁实践。排位第二当之无愧!
七月新番战国明月正在新更 回复 04-09 09:00
没有吧?清正册有记录,人口大爆发也正在此阶段且延续下来了。若取消如何养活这样巨量的人口?数千年就这一朝真正做到了最广泛的耕植权!
干戚
史盲!史盲!
汤连坤 回复 04-08 01:41
我孙子脑子进水呢,打扰了,不好意思!
一只会思考的鱼
又臭又长的裹脚布!除了满遗那群人还有谁在乎这些呢。小编不要破防喔…
天才小熊猫 回复 04-08 08:08
看个电视剧都能想到民族问题,不愧是倭寇的后代,急着寻根呢是不
把酒醉清风
康熙那么多儿子在北京,要死了就单独找雍正聊家常?
七月新番战国明月正在新更
雍亲王祭天是康熙病后就开始了,连续两年数次,这个传位意图已很明显了。
用户17xxx85 回复 04-13 15:33
祭天是要天子亲自去的,不能去也要太子去,肯定是继位人才行,不是谁都能去的
calculus
雍正王朝是小说。既然是小说肯定有艺术加工的。全部按照史实那去读史书
明月心
辽宁博物馆的遗诏是假的,那台北博物馆的遗诏也是假的?
用户88xxx67
清世宗的功绩,对于清王朝和满族政权是居功厥伟的。可比之清之太祖、太宗,清其他那些祖啊、宗啊是无法望及的!庙号称之谓“文”都不为过!
用户17xxx85 回复 04-13 15:34
文宗的档次太低了配不上老雍的
赐进士出身
别被电视剧和乾隆的自言其说带偏了,事实上康熙最喜欢的孙子是太子嫡次子弘皙,康熙曾多次为这个孙子犹豫要不要废太子。乾隆第一次见康熙是在康熙驾崩前的半年,仅仅半年时间怎么可以会因为一个12岁少年确定储位传承呢?根本经不起推敲。
↑ωL丘o比v特eヱ☆
六. 郑春华就是个瞎编的人物,没有这个人。七.李卫也不是什么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