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尽可能的托举自己到高能量的地方去…
乐松看职场
2025-04-06 15:16:20
去年在香港中环,我站在置地广场的连廊上,看着穿定制西装的投行精英们快步穿行。他们左手握着冰美式,右手划动手机屏幕…十五年前刚毕业在公司还端茶送水的我,大概也想不到有天能在这里约客户谈项目。
这些年我养成个习惯:每到一个城市,就去当地能量最密集的地方待着。在北京国贸三期喝咖啡看红圈所律师的忙碌,在曼谷Central Embassy观察过顶级买手的选品流程,在香港半岛酒店记录过富豪们谈生意的肢体语言…这些地方像块磁铁,能把人向上的野心吸出来。
👉🏻 高能量场怎么选 ?
1️⃣钱味浓的地方
在曼谷icon siam的香奈儿门店,柜姐永远能精准识别潜在客户。她们不会殷勤推销,但会记住你之前试过的包型。站在这里看人试戴百万珠宝,比任何成功学课程都管用。
2️⃣专业浓度高的地方
北京SKP四层的商务休息区,常能见到律所合伙人边啃三明治边改合同。他们的电脑贴着防窥膜,通话时语速快得像按了1.5倍速。在这待半小时,你会不自觉挺直腰背。
3️⃣服务细节变态的地方
在东京Ginza six的洗手间里,舒适到令人发指。这种细节控思维迁移到职场,能让你在方案里多埋三个客户想不到的彩蛋。
👉🏻用书搭建能量阶梯
若暂时去不了物理高能量场,先让大脑住进顶级思维场域,推荐几本书:
- 《原则》:每天拆解一个现实问题,用“痛苦+反思=进步”的公式写复盘日记。我在竞标失败时,靠书中的“五步流程法”扭转了客户的决策。
- 《向前一步》:每次谈判前重读第四章,模仿桑德伯格“假装自信直到真正自信”的策略。同样,我用这个方法教新人,她能一年内涨薪两次。
- 《影响力》:在商场观察促销话术时,对照书中六大原则做拆解。上个月我用“承诺一致”原理,帮客户提升了20%的会员增长率。
- 《财富之眼》:带着书中的“产业链分析法”逛超市,一眼看出货架陈列的盈利逻辑。现在给客户做卖场诊断报告时,总会多挖一层价值链。
- 《价值》:用张磊的“长期主义”框架筛选合作方,去年砍掉短期项目,利润反而涨了40%。
👉🏻我的改变
①谈判时能瞬间抓住对方核心需求(跟香港投行人学的读空气能力)
②写方案从两周压缩到三天(被北京律师的时间颗粒度逼出来的)
③通过定期输出市场研究报告,签约率增长了20%
上周在曼谷见老客户,他说:“你现在比本地人还懂泰国商业。”他不知道,七年前我第一次进高端商场时,连问洗手间都要做心理建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