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6月13日,华北军区军械处科长程斌,正举着伞雨中行走,突然撞上一个人,正是抗联叛徒刘其昌,便检举了对方,奇怪的是,他被逮捕而且还被执行了枪决。 他完全没料到,自己即将与一位“旧识”,发生一场命运的对决。 这位“旧识”刘其昌——曾在他身边做警卫员的叛徒,他们俩眼神交汇的一瞬间,仿佛时间凝固了。 程斌的心猛地一跳,认出了刘其昌——一个潜伏多年的国民党特务。 脑海里闪过一连串的念头,他知道,刘其昌是个麻烦,尤其是在他们的关系,变得复杂后。 那一刻,他的反应,却是出乎意料的冷静——他直接决定去举报刘其昌。 程斌冷冷地想着,先下手为强,抓住刘其昌这个“把柄”,就能避免自己暴露的风险。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公安机关报告了,刘其昌的身份和活动。 程斌未料到的是,刘其昌早有准备,在他被捕后,刘其昌主动供出了,程斌的真实身份,揭露了程斌叛变的种种细节,指控他是,出卖杨靖宇的“罪魁祸首”,更是破坏抗联的重要人物。 程斌原本准备通过举报刘其昌,来保全自己,却没想到自己,成了被举报的对象。 要知道,程斌并非普通的军械处科长。他的历史,远比他手中的黑伞来得沉重。 程斌曾是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的师长,曾是杨靖宇的亲信。 作为一位年轻有为的抗联军官,他的战绩和才能,曾让杨靖宇极为倚重,甚至有人称他是“小杨靖宇”。 可惜的是,程斌的忠诚并未持久。 1938年,当日军威胁到程斌的家人时,程斌做出了,让人难以想象的背叛决定。 带领115名抗联战士投降了日军,成为日军“讨伐队”的骨干成员。 程斌背叛了抗联,还为日军摧毁了多个密营,导致杨靖宇和抗联战士,陷入了无法生还的绝境。 他的叛变直接导致,杨靖宇的牺牲,抗联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战后,程斌投靠了国民党,成为了国民党的一名特务,1949年,他再次换了身份,化名陈子平,混入了人民解放军,担任华北军区军械处科长。 而刘其昌的背后,也有一段难言的历史。 曾是程斌的警卫员,和程斌在抗战时期,一起叛变投降日军。 战后投靠了国民党,成为一名特务,潜伏在北平从事间谍活动,两个人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之间却保持着微妙的联系。 刘其昌常常向程斌索要金钱,程斌也始终没有放下这段关系,两人之间有着,无法言说的“勒索”情结。 那天,程斌在雨中与刘其昌相遇,两个人的历史在那一刹那爆发。 程斌冷静地先发制人,举报了刘其昌,刘其昌的反击更加犀利。被捕后的刘其昌,提供了关键信息,供出了程斌的叛徒身份,称他在1938年带领战士背叛抗联,直接导致杨靖宇部队的覆灭。 公安机关在调查中,很快找到了证据链。 程斌家中藏有大量金条和日军证件,这些证据足以证明,与日军的勾结。 程斌无法抵赖,最终承认了自己,在抗战期间的叛变行为,甚至供出了,他当时如何协助,日军摧毁抗联的密营,导致了70多个战士的牺牲。 关键证据显示,程斌在抗战中的背叛行为,对抗联的打击极为严重。 这一点也得到了,刘其昌的进一步证实。 程斌和刘其昌的“相遇”,注定了两人都没有好下场,程斌的背叛被揭露后,公安机关毫不犹豫地将其逮捕。 1951年4月28日,程斌正式被捕。 5月12日,程斌和刘其昌在公开审判中,被判定有重大罪行,并且被迅速执行枪决。 这场看似巧合的相遇,实际上揭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命运。 程斌和刘其昌,都没能逃脱,自己曾经背叛的命运。 两人之间的“互相举报”,让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也将他们带向了不可避免的结局。 参考资料: 张元庆,《东北抗联叛徒程斌的罪与罚》,《现代历史》2020年,第48期。
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国民党军队只要是被我军包围了,就大多数都难逃覆没的结局?他们
【6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