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7年,朱元璋问沈万三:我有士兵百万,你能全赏吗?沈万三毫不犹豫:我给每个士

史说畅谈呀 2025-04-07 09:38:58

1367年,朱元璋问沈万三:我有士兵百万,你能全赏吗?沈万三毫不犹豫:我给每个士兵一两金子!看着底下人瞬间兴奋的表情,朱元璋的眼神变得幽深起来。 沈万三是“资产巨万、田产逾吴下”的江南第一富户,他本名叫沈富,但大家认为他资产巨万,万户之中又有三秀,故而时人常称他为“万三”或者“三秀”。 沈万三本身就是周庄镇的大地主,后来又通过帮人理财,赚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紧接着,他购置大量田产,创办钱庄洋行,投资纺织,开展海外贸易,终于成了元末首富。 钱无权不稳,生逢乱世,想要保住自己的财富,就必须与政治挂钩。 作为投机者的沈万三,曾出资帮过不少军阀。 当年朱元璋的对头占据江南时,沈万三出钱出粮,舍命相帮,张士诚为了感谢沈万三的资助,还特地为他立了块碑。 张士诚落败后,朱元璋渐渐成为诸多割据势力中最为强劲的一方,并在公元1368年于南京称帝,改元大明。 尽管朱元璋占据着江南富庶之地,可依旧需要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常年入不敷出。 南京作为大明帝国的首都,因为连年战火早已残破不堪。 朱元璋迫切的需要扩大南京规模,并重新修筑城墙。 沈万三知道了朱元璋的窘迫,也嗅到了与新王朝建立合作关系的契机。 沈万三主动找上朱元璋:“陛下,小人听闻财政紧张,难以修筑城防。在下不才,愿为朝廷分忧。” 底层出身的朱元璋,向来对沈万三这些“资本家”看不惯。 可迫于无奈,他也不好驳斥,就铁青着脸问:“你准备怎么个分忧法?” 沈万三表示,愿意出资承担一半的扩建工程。 朱元璋对此心有余悸,毕竟一国之都的修葺,竟然交给不入流的商人负责,传出去有损天朝威严,所以他没有立即答应,而是称要考虑考虑。 马皇后得知,劝朱元璋道:“把首都交给商人营建,没有面子。可首都破破烂烂,岂不是更没有面子。” 朱元璋觉得不无道理,就答应了沈万三。 早在朱元璋犹豫之际,沈万三已经召集齐了施工团队。他花重金聘请了大量的营造匠师,从图纸绘画砌砖垒墙到一应俱全。 沈万三负责的是聚宝门至水西门一段的工程,其余工程由皇家负责。 “沈万三项目部”与“皇家项目部”同时开工,沈万三吃住都在工地上,并以重金酬赏工人们。大家都铆足了干劲,一心把首都营造的气势磅礴。 不久后,沈万三的工地竣工了。 城墙严丝合缝,坚不可摧,廓房、街道、桥梁、水关、署邸错落有致的分布,沈万三得意洋洋,认为这下自己的地位算是稳了。 殊不知,他的做法狠狠地打了皇室的脸,也正在推着自己走入深渊。 朝廷负责修建的那部分,因为财政紧张,施工速度慢,用料随意,且没有经过完整的规划,与井然有序的“沈万三项目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工程验收的那一天,朱元璋亲自出席了仪式。 一旁的大臣们没有看出朱元璋的不悦,滔滔不绝的介绍着“沈万三项目部”的规划布局,一口一个沈先生捧着“沈万三”。 朱元璋板着脸,随意答应的敷衍着。而沈万三也有些飘飘然,觉得自己功勋卓著,洋洋自得。 飘上天的沈万三竟然说了这样一句话:“陛下,应天府乃一国之都,守备将士极为辛苦,当多加犒赏。小人愿意为陛下效劳。” 沈万三的马匹拍到了马腿上,满眼寒意的朱元璋强压怒气:“哦?那我有士兵百万,你能全赏吗?” 沈万三还没察觉到危险,脱口而出:“不说多了,每个士兵我都能分他一两金子。” 听到这话,朱元璋恨不得把沈万三给杀了。只是碍于众人在场,他不好发作,怒气冲冲的回到了皇宫。 朱元璋拍着桌子怒吼道:“这个匹夫庶民,他的财富都是靠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他是绝对的乱民,该杀,该杀!” 马皇后劝慰道:“你老婆我听说法律这个东西,是用来诛杀不法之徒的,但不是用来诛杀不祥之人。 老百姓富可敌国,是老百姓自己不祥,不祥之民,苍天必然会降灾祸给他,陛下又何必再杀他。” 朱元璋转念一想,如今天下未定,杀了沈万三恐会令人寒心,于是将其流放至云南。 即使沈万三被发配边疆,朱元璋依然盛怒难消。 后来,蓝玉案爆发,恰好有人诬告沈万三的上门女婿参与了蓝玉谋反,朱元璋索性直接处死了沈万三一家,不少周镇百姓都受到了牵连。 沈万三错就错在摆不清楚自己的位置,他作为政治投机者,曾资助过张士诚,而且朱元璋又极为痛恨这些资本家,可沈万三还上赶着逞能显摆,以为是拍马屁,结果把自己拍死了。 沈万三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替朱元璋犒赏三军。

0 阅读:80

猜你喜欢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