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0年,朱元璋下令抄了陈家,8岁的陈子善站出来,对着朱元璋怒吼道:“我祖父为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4-21 08:50:12

1390年,朱元璋下令抄了陈家,8岁的陈子善站出来,对着朱元璋怒吼道:“我祖父为你挡了九箭,父亲为了大明战死沙场,你为何还要抄我陈家!”朱元璋看着他,脸上带着寒意回复道:“我没诛你九族,你就应该很感谢了!”

不知道内情的人听到这话都觉得朱元璋薄情,连救命之恩都弃之不顾,但是了解事情之后才明白,这是罚的太轻了。

话说元末,纲纪松弛不震,许多志存高远的平民也看到了翻身的机会,纷纷集结势力组成起义军,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有朱元璋。

俗话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路打来,得到这么多将士的拥护,朱元璋的野心也慢慢膨胀,救下小明王之后,他也开始权衡利弊。

这小明王这名号好用的很,很多百姓都很尊崇他,但朱元璋不想和刘福通一样玩“狭天子以令诸侯”那套,所以干脆将人杀了。

之后,他与陈友谅正面对战,地点就是在鄱阳湖,这一战可以说是朱元璋百战之中的高光时刻,甚至可称得上是他成就大事的关键性战役。

当时,朱元璋设计诱骗陈友谅进入朱军提前设好的包围圈,而赢得了胜利,之后朱军更是一鼓作气向西占领多地。

陈友谅自觉羞愧,下定决心定要赢回面子,三年之后,陈友谅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点,那就是洪都。

彼时正是小明王危机之时,正是陈德去相助的,等他完成任务与朱元璋回合之后,他们便集中火力对战陈友谅。

可是当时陈军数量多装备也占优,并不是朱军能够抗衡的,陈友谅想要凭借这次一雪前耻,双方可以说是打的火热。

本来局势由朱军使用火战围困占了上风,但是关键时刻朱元璋的船竟然掉链子,眼看着敌军就要冲过来,朱元璋也是慌了。

但是好在他平时对部下做了许多工作,对于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从来都是义薄云天,奖赏丰厚的,所以,在这危亡之际,竟有两个人站出来愿意以死相博护朱元璋平安。

其中一位是陈德,他直接当上肉盾了,要不是他的身上穿的有护甲,而这箭都在四肢后背上,他怕是要命丧当场了。

朱元璋之后也顺利即位,对于这救命大恩他当然感念颇深,自然对他是大肆封赏。

这朱元璋果然是位优秀的领导者,对待百姓慈悲为怀,对待部下也是毫不吝啬,可是,身居高位让他也颇有些“草木皆兵”,对于威胁自己政权的势力他是“宁杀错不放过”的。

而这其中就涉及到了“胡狱”,这次案件涉及官员极广,其中不乏曾经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大功的人或其子孙,无一例外都受到严重的惩罚,人数多达三万。

为了能够将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朱元璋处理此案非常决绝,很多相关人物九族之内都被牵连,当然陈德也有“同党之嫌”,所以被处以抄家之罚。

但是这样的惩罚显然比当时许多“同党”要轻多了,好歹陈氏一族没有性命之忧,只是没有了爵位以及富贵。

而这次案件之后,明朝就开启了“内阁制”,君权专制也得以更上一层楼。

但是对这样的处理年幼的陈子善自然不明白,朱元璋对他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说:“尔等能保住性命已经是朕开恩了。”

陈子善听此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接受这样的命运,但是他的心中还是常年压着一块大石头,多年之后,冤案平反,可是他也长大成人,早已看透了朝堂当中的险恶。

拒绝了朝廷抛出的橄榄枝,这样淡然一生或许对他来说才是真正好的归处吧,倘若当时他的祖父还活着,不知道还会是什么样的惩罚呢?

0 阅读:1316

评论列表

gsyqw

gsyqw

2
2025-04-21 10:58

春秋一支笔,各说各的理

猜你喜欢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